诗词原文
城头月·和范景文韵
宋·杨无咎
曲栏干外天如水,昨夜还同倚。
初将明月比佳期,长向月圆时候、望人归。
须臾散去人声寂,独数城头长短更。
频将清酒醉时吟,也胜闲情别后、忆今生。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杨无咎(约1097-1171),字补之,号逃禅老人、清夷长者,临江清江(今江西樟树)人,南宋词人、书法家,他工于诗词,善画山水、人物、花卉、禽鸟,尤擅墨梅,书法亦颇工,所制墨梅,高洁可爱,世所珍重。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杨无咎生于北宋末年,历经靖康之变,仕途坎坷,晚年隐居不仕,以诗词书画自娱,他的词风清新自然,既有婉约之柔美,又不失豪放之气,尤其在描写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方面,有着独到的造诣。
译文
栏杆外夜色如水般清澈,昨夜我们还曾一同倚栏赏月,那时我们把明月比作佳期,总是在月圆之时,盼望你归来,但转眼间人声散去,四周一片寂静,只剩下城头上长短不一的更鼓声,我常常在醉酒时吟咏清酒,这也胜过离别后闲情逸致地回忆今生。
释义
这首词通过描绘夜晚的景致和内心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对逝去时光的感慨,上片回忆与亲人共赏月色的美好时光,下片则转向现实,人声散去后的寂静和孤独,以及通过饮酒吟诗来排遣内心的愁绪。
赏析
这首词以景寓情,情景交融,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夜晚的静谧和内心的孤寂,上片“曲栏干外天如水”一句,以“天如水”形容夜色之清澈,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下片“须臾散去人声寂,独数城头长短更”一句,则通过人声的散去和更鼓的敲击,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寂静和孤独,整首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有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又有对现实孤独的无奈。
创作背景
这首词可能创作于杨无咎晚年隐居期间,在经历了仕途的坎坷和人生的起伏后,他选择隐居不仕,以诗词书画自娱,在这首词中,他通过描绘夜晚的景致和内心的情感,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对逝去时光的感慨,也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