瘴重厌看茅叶赤,春残不放柳条青。的意思及出处

小编77个月前

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瘴重厌看茅叶赤,春残不放柳条青”,这两句诗出自唐代诗人贾岛的《寄李郎中》,以下是完整的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

诗词原文

寄李郎中

唐 贾岛

瘴重厌看茅叶赤,春残不放柳条青。

欲知此恨无穷处,长向东风诉不明。

作者简介

贾岛(779年\~843年),字浪仙,一作阆仙,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阳(今河北涿州)人,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自号“碣石山人”,据说在洛阳的时候曾因冲撞京兆尹,被贬为长江县主簿,贾岛的诗歌创作受到当时韩愈的赏识,因此声名大振,他擅长五言律诗,注重词句锤炼,刻意求工,但作品内容多写荒凉枯寂之境,缺少社会内容,诗作有时过于隐晦曲折,给人以深奥难解之感。

译文

瘴气浓重得让人厌烦,连那茅草的叶子都显得赤红不堪;春天即将过去,却还不见柳条抽出新绿,想要知道这无尽的怨恨来自何处,只能长久地向东风诉说,却难以说清。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瘴气浓重、茅叶赤红、春残柳未青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愁苦和怨恨,瘴气和赤红的茅叶象征着环境的恶劣和生活的艰辛,而春残柳未青则暗示着时光的流逝和希望的破灭,诗人通过向东风诉说自己的怨恨,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无奈。

赏析

这首诗以景寓情,通过描绘自然景象来抒发诗人的内心情感,前两句“瘴重厌看茅叶赤,春残不放柳条青”以鲜明的色彩和对比强烈的意象,营造出一种压抑、沉闷的氛围,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愁苦和怨恨,后两句“欲知此恨无穷处,长向东风诉不明”则直接表达了诗人的怨恨之情,并通过向东风诉说的方式,将内心的情感倾诉出来,使诗歌的情感更加深沉和动人。

创作背景

关于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已难以确切考证,但从诗歌的内容来看,可以推测出诗人可能身处一个环境恶劣、生活艰辛的地方,内心充满了愁苦和怨恨,而诗人通过向东风诉说自己的怨恨,也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无奈,这种情感在唐代诗人的作品中并不罕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苦难。

《寄李郎中》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来抒发诗人的内心情感,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无奈,诗歌情感深沉、动人,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