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号贤人真古语,疾为竖子岂吾忧。的意思及出处

小星77个月前

诗词原文

酒中吟

唐·罗隐

酒号贤人真古语,疾为竖子岂吾忧。

百年浑似醉乡过,万事不如杯酒谋。

李白一樽惟自适,陶潜三径且须留。

世间万事皆如梦,莫向樽前问去留。

作者及朝代

作者:罗隐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罗隐(833年-909年),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人,唐代文学家、思想家,他生活在晚唐五代时期,一生怀才不遇,屡试不第,晚年依附吴越王钱镠,任钱塘令、著作郎等职,罗隐的诗作风格独特,讽刺辛辣,多抒发个人抱负不展的愤懑之情,对当时社会的黑暗现实也有深刻的揭露和批判。

译文

酒被誉为贤人,这确实是古人的说法,疾病这种小人的行径又怎能让我担忧?百年人生仿佛都在醉乡中度过,世间万事都不如用杯酒来筹划,李白一壶酒只求自我适意,陶潜的三径小路也值得留恋,世间万事都如同梦幻泡影,不要在酒杯前询问去留的问题。

释义

本诗通过赞美酒的“贤人”之名,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烦恼的超脱态度,诗人认为,人生短暂,与其为琐事烦恼,不如以酒为伴,享受生活的乐趣,通过引用李白和陶潜的典故,表达了对自由、闲适生活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以酒为引子,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首句“酒号贤人真古语”直接点题,将酒与贤人相提并论,体现了诗人对酒的喜爱和推崇。“疾为竖子岂吾忧”一句,以疾病为喻,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烦恼的蔑视和超脱,中间两联通过李白和陶潜的典故,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对自由、闲适生活的向往,尾联“世间万事皆如梦,莫向樽前问去留”则是对全诗主题的升华,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如梦的感慨和对酒中逍遥的执着追求。

创作背景

罗隐生活在晚唐五代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时代,诗人一生怀才不遇,多次参加科举考试均未中举,这使他深感失望和愤懑,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通过创作这首诗来表达自己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对世俗烦恼的超脱态度,他以酒为媒介,抒发了对自由、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如梦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批判和无奈之情。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