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田园杂记
宋·范成大
桔槔轧轧鸣幽圃,舴艋遥遥入暮烟。
晒网渔翁归别浦,鸣榔游女荡秋船。
作者及朝代:
范成大,南宋诗人、官员,他生活在南宋高宗至孝宗时期,字致能,一字幼元,早年自号此山居士,晚号石湖居士,平江府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诗人。
作者简介:
范成大素有文名,尤工于诗,他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其作品在南宋末年即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到清初影响更大,有“家剑南而户石湖”的说法,今存诗1900余首,收录于《石湖居士诗集》等作品中。
译文:
桔槔在幽静的菜园里发出轧轧的响声,小船在傍晚的烟雾中遥遥地驶入,晒网的渔翁回到了别的水湾,敲着木梆的女子在秋天的水面上荡着小船。
释义:
桔槔:一种利用杠杆原理的汲水工具。
轧轧:象声词,形容机械转动的声音。
幽圃:幽静的菜园。
舴艋:小船。
遥遥:远远地。
暮烟:傍晚的烟雾。
别浦:别的水湾。
鸣榔:用木棒敲击船舷发出声音,使鱼受惊入网。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活气息的田园风光图,首句“桔槔轧轧鸣幽圃”以桔槔的轧轧声为引子,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幽静的菜园场景,桔槔作为古代的一种汲水工具,其声音在宁静的田园中显得格外清晰,营造出一种古朴而宁静的氛围,次句“舴艋遥遥入暮烟”则以小船的遥遥驶入和傍晚的烟雾为背景,进一步渲染了田园的宁静与祥和,小船的驶入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动感,还暗示了渔翁的归来和生活的继续,后两句“晒网渔翁归别浦,鸣榔游女荡秋船”则通过晒网的渔翁和敲着木梆的女子,进一步展现了田园生活的丰富多彩和人们的安居乐业,渔翁的归来和女子的荡船,不仅丰富了画面的内容,还增添了田园生活的诗意和美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范成大在田园生活中所作,反映了他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向往,范成大一生仕途坎坷,但他始终保持着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关注,在田园生活中,他感受到了生活的宁静与美好,也体会到了人们的安居乐业和幸福满足,这首诗正是他在田园生活中所见所感的真实写照,也是他对田园生活的一种赞美和向往,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范成大对田园生活的深厚情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