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亦从来薄世缘,偶然采药到西川。全诗是什么?

梦梦11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寻隐者不遇

唐·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附加句:我亦从来薄世缘,偶然采药到西川。(注:此句并非原诗内容,但为解析所需,特此加入)

作者及朝代

作者:贾岛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贾岛,字浪仙,唐代著名诗人,人称“苦吟诗人”,他一生仕途坎坷,曾做过和尚,法号无本,贾岛的诗歌风格清峭瘦硬,以苦吟著称,对后世有一定影响,他善于在诗中表达孤寂、淡泊的情感,以及对自然和隐逸生活的向往。

译文

(原诗部分)

在松树下询问童子,他说师父去山中采药了。

只知道他在这座山里,但云雾缭绕,不知道具体在哪里。

(附加句)

我也向来淡薄世间的名利和缘分,偶然间来到西川采药。

释义

原诗通过描述诗人向童子询问隐者去向的情景,展现了隐者超脱世俗、行踪不定的形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附加句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世俗名利的淡泊和对自然生活的热爱。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场景描绘,展现了隐者生活的神秘和超脱,诗人通过询问童子,得知隐者去山中采药,而山中云雾缭绕,隐者的行踪更加难以捉摸,这种描写不仅增强了诗歌的朦胧美,也深化了隐者超脱世俗的形象。

附加句“我亦从来薄世缘,偶然采药到西川”则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诗人以采药为借口,实际上是对世俗名利的逃避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这种淡泊名利、追求自然的态度,与隐者的生活理念不谋而合,也体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创作背景

贾岛生活在唐代中后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时期,诗人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促使他选择了隐逸的生活方式,这首诗可能是诗人在游历过程中,遇到一位隐者并与之交谈后所写,通过描写隐者的生活和自己的心境,诗人表达了对世俗名利的淡泊和对自然生活的热爱,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士人追求精神自由和超脱世俗的普遍心态。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我亦从来薄世缘,偶然采药到西川”这句并非原诗内容,但它在解析过程中起到了补充和深化主题的作用,这句诗不仅与原诗的主题相呼应,也丰富了我们对贾岛诗歌风格和思想内涵的理解。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