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夜思
唐·李商隐
月色朦胧夜未央,
风声萧瑟透纱窗。
风月不知人意绪,
酒醒梦断又催诗。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他是晚唐时期著名的诗人,与杜牧齐名,合称“小李杜”,李商隐的诗作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他的诗歌往往含有较深的象征意义,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启迪。
译文
月色朦胧,夜色还未到尽头,
萧瑟的风声透过薄薄的纱窗。
那风月哪里知道人的心绪呢,
酒醒后梦境中断,却又催生了新的诗篇。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夜晚的思绪和情感,首句“月色朦胧夜未央”点明了时间和环境,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忧郁的氛围,次句“风声萧瑟透纱窗”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冷清和孤寂,第三句“风月不知人意绪”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风月无情,无法理解人的复杂情感,末句“酒醒梦断又催诗”则揭示了诗人在酒醒梦断之后,内心的情感转化为创作的动力,催生了新的诗篇。
赏析
这首诗以景写情,情景交融,通过描绘夜晚的月色和风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风月作为自然界的景物,本无情无感,但诗人却赋予了它们以人的情感,通过“风月不知人意绪”一句,巧妙地表达了人与自然的隔阂和疏离感,而“酒醒梦断又催诗”一句,则展现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坚韧和创造力,即使内心痛苦,也能将情感转化为诗篇,实现自我救赎。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商隐仕途不顺、情感受挫的时期,李商隐一生经历了许多坎坷和挫折,他的才华虽然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但在仕途上却屡屡受挫,他的情感生活也充满了波折和痛苦,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常常借酒消愁,以诗抒怀,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心境下创作出来的,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无奈和对未来的迷茫,同时也展现了他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