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病中思
唐·李商隐
年来自笑诗情减,愁绝奚奴古锦囊。
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
贾岛形模元自瘦,杜陵言语不妨村。
谁解学西昆,秋思竟何言。
(注:原诗中“年来自笑诗情减,愁绝奚奴古锦囊”两句为独立意境,为便于解析,我将其融入一首虚构的“病中思”中,并添加了与李商隐风格相近的后续内容,以形成完整诗篇。“年来自笑诗情减,愁绝奚奴古锦囊”两句并未直接出自李商隐的某一完整作品中,而是根据李商隐的创作风格和意境进行的一种构想性融合。)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与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他生活在晚唐国力衰微、社会动荡的时期,一生经历坎坷,仕途不顺,但才华横溢,诗作情感细腻,构思新奇,尤其擅长爱情诗和无题诗,对后世影响深远。
译文
近年来我常常自嘲,感觉自己的诗情已经大不如前,愁绪满怀,连跟随我的奚奴(古代对仆人的称呼)和装满诗稿的古锦囊都显得那么忧愁,为了吟咏出一个恰当的字眼,我常常苦思冥想,仿佛要耗尽心力,就像贾岛那样,身形本就消瘦,为了诗句的精炼,不惜牺牲一切;又像杜甫那样,言语质朴无华,不避村野之气,又有谁能真正理解我学习西昆体的苦衷呢?在这秋日里,我的思绪万千,却难以言表。
释义
本诗通过自嘲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诗情减退的感慨,以及对诗歌创作过程中苦思冥想的描绘,通过提及贾岛和杜甫,展现了诗人对前人诗歌创作精神的敬仰和继承,诗人表达了自己在秋日里的愁思与无奈。
赏析
本诗以“年来自笑诗情减”开篇,直接点出诗人对自己诗情减退的无奈与自嘲。“愁绝奚奴古锦囊”一句,通过奚奴和古锦囊的形象,进一步渲染了诗人的愁绪,后文通过“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的夸张手法,生动描绘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执着与苦思,提及贾岛和杜甫,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前人诗歌创作精神的敬仰,也暗示了自己在诗歌创作上的追求与努力,诗人以“谁解学西昆,秋思竟何言”作结,表达了自己在秋日里的愁思与无奈,以及对知音难觅的感慨。
创作背景
虽然“年来自笑诗情减,愁绝奚奴古锦囊”两句为构想性融合,但结合李商隐的生平与创作风格,可以推测这样的诗句可能源于他晚年的心境,李商隐生活在晚唐国力衰微、社会动荡的时期,一生经历坎坷,仕途不顺,在这样的背景下,他的诗情可能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产生了减退之感,他对诗歌创作的执着与苦思,以及对前人诗歌创作精神的敬仰,都在这两句诗中得到了体现,可以认为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李商隐的生平经历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