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破霁烟千万叠,鸟横潮浦两三行。的意思及出处

生辉11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江行

宋·李弥逊

山破霁烟千万叠,鸟横潮浦两三行。

雨余江色鲜于染,风定波纹细可量。

白鸟影边霞欲散,青林梢上日初长。

孤舟欲去频回首,何物令人忘却乡。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弥逊(1085年-1153年)

朝代:宋代

作者简介

李弥逊,字似之,号筠溪翁,又号普现居士,福建连江人,北宋大观三年(1109年)进士,曾任户部侍郎、中书舍人等职,他因反对秦桧议和而被贬谪,晚年隐居连江西山,李弥逊工诗文,擅长书法,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和书法家之一,他的诗词风格清新自然,多抒发个人情感和对自然景色的赞美。

译文

山峦在雨后初晴的烟雾中层层叠叠,鸟儿在潮水边的沙滩上成两三行飞翔,雨后的江水颜色比染过的还要鲜艳,风平浪静后水面的波纹细得可以计量,白鸟飞翔的影子旁晚霞即将散去,青翠的树梢上太阳刚刚升起,我乘坐的孤舟想要离去却频频回首,是什么让我如此难以忘却故乡?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雨后江行的美丽景色,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景色的清新与宁静,诗中“山破霁烟千万叠”和“鸟横潮浦两三行”两句生动地描绘了雨后初晴时山峦与鸟儿的景象,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接下来的诗句则进一步描绘了江水的清澈与平静,以及日出的美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与不舍。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雨后江行的景色,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与赞美,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手法,使得整个画面栩栩如生,仿佛身临其境,诗人还通过描绘自然景色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使得诗歌在表达上更加含蓄而深刻,特别是“山破霁烟千万叠”和“鸟横潮浦两三行”两句,不仅描绘了美丽的景色,还寓含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与赞美之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弥逊被贬谪期间,在被贬谪的日子里,他或许常常独自乘舟在江上漂泊,面对美丽的自然景色,心中却充满了对故乡的眷恋与不舍,这首诗正是他在这种背景下创作的,通过描绘雨后江行的景色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与心境,这首诗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敬畏之情,以及他在逆境中依然保持的乐观与豁达的心态。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