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村居即事
宋·范成大
不嫌鸡瘦浊醪酸,草草杯盘具亦难。
巧妇安能烹百味,贫家何物可登盘。
只将薄饷充朝饭,且折新花插小瓶。
日暮归来无一事,闲看儿童捉柳绵。
作者简介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南宋平江府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诗人,范成大素有文名,尤工于诗,他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其作品在南宋末年即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到清初影响更大,有“家剑南而户石湖”的说法,今存诗1900余首,收录于《石湖居士诗集》等作品中。
译文
不嫌弃鸡肉瘦小和浊酒酸涩,即便是简单粗糙的杯盘也难以准备齐全。
心灵手巧的妇女又怎能烹制出百种美味,贫穷的家庭又有什么食物可以端上餐桌呢?
只能将简单的饭菜作为早餐,姑且折下新开的花朵插在小瓶中。
傍晚归来没有什么事情可做,悠闲地看着儿童们捉柳絮玩耍。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村居生活的朴素与清贫,但其中却透露出一种淡泊与宁静,首联“不嫌鸡瘦浊醪酸,草草杯盘具亦难”直接点出生活的艰辛,但诗人并未因此抱怨,反而表现出一种随遇而安的态度,颔联进一步描述了贫家生活的艰难,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即便再心灵手巧也无法烹制出丰盛的食物,颈联则通过“薄饷充朝饭”和“新花插小瓶”的细节,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乐观态度,尾联则描绘了诗人日暮归来后的悠闲生活,与儿童捉柳絮的欢乐场景相映成趣。
赏析
这首诗以朴素的语言和细腻的笔触,生动地描绘了诗人村居生活的真实面貌,诗人通过“不嫌鸡瘦浊醪酸”等具体的生活细节,展现了其随遇而安、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诗人也通过“巧妇安能烹百味,贫家何物可登盘”等诗句,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贫家生活的同情,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乐观态度,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范成大在晚年退居石湖期间所作,当时,他经历了仕途的起伏和人生的沧桑,对社会的现实和人生的真谛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村居生活中,他感受到了生活的艰辛和清贫,但同时也体会到了宁静与淡泊的美好,他通过这首诗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和对人生的态度,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揭示了贫家生活的艰难和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