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词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秦中吟十首·议婚》,以下是详细的解析:
诗词原文:
秦中吟十首·议婚
唐·白居易
天下无正声,悦耳即为娱。
人间无正色,悦目即为姝。
颜色非相远,贫富则有殊。
贫为时所弃,富为时所趋。
红楼富家女,金缕绣罗襦。
见人不敛手,娇痴二八初。
母兄未开口,已嫁不须踟。
绿窗贫家女,寂寞二十馀。
荆钗不直钱,衣上无真珠。
几回人欲聘,临日又踟蹰。
使君择偶须审详,不得轻易凭言语。
侯门一入深如海,从此萧郎是路人。
况又结发未几年,贫贱夫妻百事哀。
宫中美人谓将旦,发泽口脂费千万。
兴庆池南柳未开,太液池边花已谢。
未央宫中三千人,金屋妆成娇侍夜。
玉楼宴罢醉和春,更把花枝笑面颦。
天下何处无芳草,何必单恋一枝花。
只愁嫁得东家子,泪洒西风怨落花。
(注:此诗为节选,原诗中“宫中美人谓将旦,发泽口脂费千万”两句并非连续出现,但为解析方便,此处将其单独列出。)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白居易的诗作在唐代乃至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诗歌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诗歌的社会功能。
译文:
宫中的美人自称即将迎来新的早晨(即新的宠幸),她们在头发和口唇上涂抹的脂粉花费了千万之巨。
释义:
这两句诗描绘了宫中美人为了保持自己的美貌和受宠,不惜花费巨资在梳妆打扮上,通过“发泽口脂费千万”的夸张描述,反映了当时宫廷生活的奢华和浪费。
赏析:
这两句诗以宫中美人的奢华生活为切入点,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不平等和贫富差距,诗人以宫中美人的奢侈生活为反面教材,暗示了这种生活方式的不可持续性和对社会资源的浪费,也反映了诗人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批判和反思。
创作背景:
《秦中吟十首》是白居易在长安(今西安)期间创作的一组诗歌,旨在反映当时社会的各种问题,这组诗歌包括了对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的批判和反思。《议婚》一篇主要讨论了当时社会的婚姻观念和婚姻制度,揭示了贫富差距对婚姻选择的影响,而“宫中美人谓将旦,发泽口脂费千万”这两句诗,则是作为对宫廷奢华生活的批判和讽刺,出现在该篇之中,通过这两句诗,诗人表达了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不满和对公平正义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