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情有此胶投漆,薄俗从渠越视秦。全诗是什么?

小星117个月前

诗词原文

胶漆吟

唐·元稹

疾风冲塞起,沙砾自飘扬。

因云逢羽翼,遂得入天衢。

风止得相从,风狂还自伤。

人情翻覆似波澜,交道衰微逐世常。

万里心相知,不隔一毫芒。

故情有此胶投漆,薄俗从渠越视秦。

作者及朝代

作者:元稹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元稹(779年\~831年),字微之,别字威明,河南洛阳(今属河南)人,唐朝大臣、文学家,北魏宗室鲜卑拓跋部后裔,北魏昭成帝拓跋什翼犍十九世孙,元稹聪明过人,年少即有才名,与白居易同科及第,并结为终生诗友,二人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诗作号为“元和体”,元稹其诗辞浅意哀,仿佛孤凤悲吟,极为扣人心扉,动人肺腑,元稹的创作,以诗成就最大,其乐府诗创作,多受张籍、王建的影响,而其“新题乐府”则直接缘于李绅,代表作有传奇《莺莺传》《菊花》《离思五首》《遣悲怀三首》等,现存诗八百三十余首,收录诗赋、诏册、铭谏、论议等共一百卷。

译文

疾风在边塞上猛烈吹起,沙砾随风四处飘扬。

借着风力,我如同插上了羽翼,得以进入天空的坦途。

风停下来,我们便能相互跟随;风若疯狂,我们各自都会受伤。

人情如同波澜般翻覆无常,交情也日渐衰微,这是世间的常态。

尽管相隔万里,我们的心却相知无隔,没有丝毫的隔阂。

我们的情谊如同胶漆般紧密相投,绝不会被那些浅薄的风俗所影响,就像越国不会把秦国看在眼里一样。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风与沙的关系,比喻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情,诗中表达了作者对真挚友情的珍视,以及对世俗中交情衰微现象的批判,尽管世俗风气多变,但真正的友情却如同胶漆般紧密,不会被轻易动摇。

赏析

这首诗以自然景象开篇,通过疾风与沙砾的描绘,巧妙地引入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情主题,诗中“风止得相从,风狂还自伤”一句,生动地描绘了交情的脆弱与易变,作者并未因此陷入悲观,而是转而强调真正的友情如同胶漆般紧密,不会被世俗的浅薄所影响,这种对比手法,使得诗歌的主题更加鲜明,情感更加真挚。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元稹仕途不顺、人情冷暖之际,在唐代,虽然社会风气相对开放,但官场上的尔虞我诈、人情冷暖仍然普遍存在,元稹作为一位才华横溢的文学家和政治家,在仕途上遭遇了诸多挫折和磨难,这些经历使他深刻体会到了人情的翻覆和交情的衰微,他创作了这首诗,以表达自己对真挚友情的珍视和对世俗风气的批判。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