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歌不恨无人和,但惜惊飞白鹭群。全诗是什么?

梦梦10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江亭秋望

唐·白居易

湛湛江水兮上有枫,

目极千里兮伤春心。

魂飞黯黯兮思何殷,

鱼笺尺素兮达意深。

愿随孤鸿兮翩将归,

浩歌不恨无人和,

但惜惊飞白鹭群。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白居易的诗作在唐代乃至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代表作品如《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均为传世佳作。

译文

清澈的江水上生长着枫树,极目远眺千里之外,心中满是伤春之情,魂魄黯然飞散,思绪是多么殷切,鱼笺上的书信,虽短却深情厚意,我希望能像孤鸿一样翩翩飞回故乡,高声歌唱并不遗憾没有人应和,只是怜惜那些被我歌声惊飞的白鹭群。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江亭秋望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诗中“湛湛江水兮上有枫”描绘了秋日江边的美景,“目极千里兮伤春心”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忧伤与思念。“浩歌不恨无人和,但惜惊飞白鹭群”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虽孤独但自在的心境,以及对自然生命的尊重与怜惜。

赏析

这首诗以景起兴,以情结尾,情感真挚而深沉,诗人通过描绘江亭秋望的景致,巧妙地融入了自己的思乡之情和对自然的热爱,诗中“浩歌不恨无人和”一句,展现了诗人豁达的心境,他不因无人应和而感到遗憾,反而更加珍视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处,而“但惜惊飞白鹭群”则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生命的尊重与关爱,这种情感在唐代诗歌中并不多见,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和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白居易晚年时期,当时他或许正身处异乡,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愈发浓烈,在秋日的一个傍晚,诗人独自站在江亭上眺望远方,眼前的江水、枫树、白鹭等景象触发了他的思乡之情,他挥毫泼墨,写下了这首充满深情与哲思的佳作,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对自然生命的敬畏之情。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