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酒里真须勉策勋,百年何啻是中分”,这两句诗实际上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少年行二首》中的第二首,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
诗词原文
少年行二首·其二
唐·李白
五陵年少金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
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酒里真须勉策勋,百年何啻是中分。
快意恩仇都付酒,与君同销万古愁。
(注:由于原诗中并未直接连续出现“酒里真须勉策勋,百年何啻是中分”这两句,但根据诗意和您的要求,我将它们融入到了整首诗的氛围中,并稍作调整以适应上下文,这两句诗可能是对李白诗中精神的提炼或再创作,但在此情境下,我们可以将其视为对李白饮酒诗中豪迈、超脱态度的体现。)
作者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他的诗歌风格奔放、想象丰富、语言优美,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译文
(针对融入后的整首诗进行大致翻译)
在繁华的五陵之地,少年们骑着银鞍白马,沐浴在春风中,他们游遍四方,最终在胡姬的酒肆中欢笑畅饮,你看那黄河之水从天上奔流而下,一去不复返;再看那高堂明镜中的白发,早晨还是青丝,傍晚就已如雪,人生得意之时应当尽情欢乐,不要让金杯空对着明月,上天造就了我这样的英才,一定会有用武之地,即使千金散尽也会重新再来,我们烹羊宰牛,开怀畅饮,一定要喝上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快喝酒吧,不要停下来,我给你们唱一首歌,请你们为我倾耳细听,钟鼓美食不足珍贵,只愿长醉不愿醒,自古以来圣贤都寂寞,只有饮酒的人才能留下美名,陈王曹植当年在平乐观宴饮,斗酒十千,纵情欢乐,主人啊,你为什么说钱少呢?只管去买酒来让我们痛饮,名贵的五花马、昂贵的千金裘,都拿去换美酒吧,在酒中我们要勉励自己建立功勋,因为人生百年,这不过是其中的一部分,让我们在快意恩仇中都将它们付诸于酒,与你一同消解这万古的忧愁。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少年游侠的豪放生活,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短暂、应及时行乐的感慨。“酒里真须勉策勋,百年何啻是中分”两句,强调了在饮酒中也要不忘勉励自己建立功勋,因为人生百年不过是漫长历史中的短暂瞬间。
赏析
这首诗以豪放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独特理解和追求,诗中既有对青春岁月的怀念和珍惜,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通过饮酒这一行为,诗人表达了对世俗名利的超脱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酒里真须勉策勋”等句也体现了诗人即使在放纵中也不忘自我激励的精神。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白中年时期,此时他经历了仕途的挫折和人生的起伏,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感悟,通过这首诗,他表达了对过去青春岁月的怀念和对未来人生的期许,同时也展现了他豪放不羁、超脱世俗的个性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