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北青园同友人作
唐·陆龟蒙
雨余林气静,日暮炊烟昏。
年丰郡僻无公事,一炷清香昼掩门。
作者及朝代
作者:陆龟蒙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陆龟蒙,晚唐文学家、诗人、农学家,字鲁望,号天随子、江湖散人、甫里先生,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曾任湖州、苏州刺史幕僚,后隐居松江甫里(今江苏吴县甪直镇),编著有《甫里先生文集》等,陆龟蒙与皮日休齐名,世称“皮陆”,其小品文主要收在《笠泽丛书》中,现实针对性强,议论也颇精切,孕大含深,简炼有力,在晚唐小品文中堪称翘楚。
译文
雨后的林间空气清新宁静,傍晚时分炊烟袅袅升起,天色渐暗,这一年丰收在望,而我所在的郡县又地处偏远,没有什么公务需要处理,于是我在白天就点燃一炷清香,静静地关上门扉,享受这份难得的宁静与闲适。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隐居生活的宁静与自在,雨后的林间,空气清新宜人,傍晚的炊烟营造出一种田园生活的氛围,诗人所在的郡县因为地处偏远,公务稀少,使得他有机会享受这份难得的宁静,白天,他点燃清香,掩上门扉,独自品味这份闲适与自在。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田园生活画面,诗人通过“雨余林气静”和“日暮炊烟昏”两句,生动地刻画了雨后林间的清新与傍晚时分的宁静,而“年丰郡僻无公事”一句,则点明了诗人得以享受这份宁静的原因——丰收在望,地处偏远,公务稀少。“一炷清香昼掩门”一句,则将诗人的闲适与自在表现得淋漓尽致,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充满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陆龟蒙在隐居期间所作,他一生淡泊名利,追求闲适自在的生活,在隐居期间,他深入田间地头,了解农民的疾苦与欢乐,同时也享受到了田园生活的宁静与自在,这首诗正是他在这种生活状态下,对隐居生活的真实写照,通过描绘雨后林间的清新与傍晚时分的宁静,以及自己得以享受这份宁静的原因,诗人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热爱与向往,也反映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现实的逃避与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