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秋日渡江
唐·张蠙
西风黄叶满江村,瘦马来穿渡口云。
归雁数行天际远,孤帆一片日边昏。
作者简介
张蠙,唐代晚期诗人,生卒年不详,大约活动在晚唐至五代初期,他的诗作以描写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见长,风格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张蠙虽不算唐代最著名的诗人之一,但其作品在后世仍有一定的影响,被收入《全唐诗》等诗集中。
译文
西风吹拂,黄叶飘落,布满了江边的村庄;一匹瘦马缓缓走来,穿过渡口上飘动的云雾,天边,几行归雁向远方飞去;落日余晖中,一片孤帆渐渐消失在远方。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傍晚时分,诗人渡江所见之景,首句“西风黄叶满江村”以秋风和黄叶营造出一种萧瑟的秋日氛围;次句“瘦马来穿渡口云”则通过瘦马和渡口云雾的意象,进一步渲染了旅途的孤寂与艰辛,后两句“归雁数行天际远,孤帆一片日边昏”则以归雁和孤帆为象征,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的思念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赏析
这首诗以秋日渡江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迷茫,诗中“西风黄叶”与“瘦马渡口”等意象相互映衬,形成了一种萧瑟而凄美的画面,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归雁和孤帆等象征手法,进一步加深了诗歌的意蕴和情感色彩,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关于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已难以详考,但从诗歌的内容和意境来看,很可能是诗人在秋日傍晚时分渡江时所见所感而写成的,当时的社会环境动荡不安,诗人可能正处于漂泊流离之中,因此诗歌中流露出一种深深的孤独感和迷茫感,诗人也通过描绘自然景色来抒发自己对未来的不确定和对远方的思念之情,这种情感在晚唐至五代初期的社会背景下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因此这首诗也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社会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