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台粉署朝回晚,肯记麤官数寄声?全诗是什么?

梦梦138个月前

诗词原文

晚归寄刘四

唐·韦应物

渺渺寒流广,苍苍秋雨晦。

君问归期未有期,兰台粉署朝回晚。

肯记麤官数寄声?故山芜没已平治。

窗前有竹深留客,砌下无花可送行。

作者及朝代

作者:韦应物(737年-792年),唐代著名诗人。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韦应物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出身贵族,早年曾任三卫郎,后历任滁州、江州、苏州等地刺史,他的诗作以描写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为主,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深沉,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译文

茫茫的寒流广阔无垠,苍茫的秋雨使天色晦暗,你问我归来的日期,我却无法确定,在兰台和粉署(指朝廷的官署)工作到很晚才回来,你是否还记得我这个粗鄙的小官,时常给我寄来问候?故乡的山川已经荒芜,但想必已经得到了整治,窗前有深深的竹林留住客人,台阶下却没有花朵可以送别。

释义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故乡的眷恋,首句描写寒流和秋雨,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诗人提到自己在朝廷工作繁忙,无法确定归期,但友人仍然记得他,时常寄来问候,这使他感到温暖,诗人表达对故乡的思念,虽然故乡已经荒芜,但他相信已经得到了整治,诗人以窗前竹林和阶下无花为喻,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和离别的无奈。

赏析

这首诗在情感表达上非常细腻,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友人和故乡的深厚情感,首句“渺渺寒流广,苍苍秋雨晦”以景起兴,为全诗奠定了凄清的氛围,诗人通过“君问归期未有期”一句,巧妙地表达了自己对归期的无奈和不确定,而“兰台粉署朝回晚”则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忙碌的朝廷生活,后两句则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故乡的眷恋。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韦应物在朝廷任职期间所作,当时,他身处繁华的京城,但内心却充满了对故乡和友人的思念,他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故乡的眷恋之情,也反映了他在朝廷生活中的忙碌和无奈,这首诗不仅展现了韦应物深厚的文学功底,也体现了他对人生和情感的深刻洞察。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