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铜人叹
宋·陆游
世间万变更故新,会当太息摩铜人。
黄粱未熟惊残梦,白发频生感旧身。
四海交游今殆尽,一生功业岂堪论。
惟余笔砚情犹在,独对青灯夜向晨。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世间的万事万物都在不断地变化更新,面对这一切,我不禁长叹,抚摸着铜人雕像,黄粱一梦尚未做完就被惊醒,发现白发已经频繁生出,感叹自己年华老去,四海之内的朋友如今大多已经不在,一生的功业又哪里值得去谈论呢?只剩下对笔砚的热爱依旧存在,独自面对着青灯,从夜晚一直到清晨。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自身境遇的无奈与叹息,首句“世间万变更故新”点明主题,世间万物都在不断变化之中;次句“会当太息摩铜人”则通过抚摸铜人的动作,表达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与感慨,后两句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朋友离散,功业无成,唯有笔砚相伴,度过漫长的夜晚。
赏析
这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悠远,诗人以“铜人”为象征,寄托了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与对现实世界的无奈,诗中“黄粱未熟惊残梦”一句,用典巧妙,既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又暗示了现实生活的残酷与无情,而“四海交游今殆尽,一生功业岂堪论”两句,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失落感,最后两句“惟余笔砚情犹在,独对青灯夜向晨”,则展现了诗人虽处困境,但仍坚守文学信仰,以笔砚为伴,度过漫漫长夜的精神风貌。
创作背景
陆游一生历经坎坷,早年曾投身抗金斗争,但后因主张北伐而屡遭排挤,晚年退居家乡,过着平淡而孤寂的生活,这首诗很可能是诗人在晚年时期,面对世事变迁、朋友离散、功业无成的现实,内心深感无奈与孤独时所作,通过描绘对铜人的抚摸与对笔砚的热爱,诗人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与对文学信仰的坚守,也反映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深刻洞察与无奈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