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铜镜吟
唐·韦庄
昔年曾向五陵游,子夜歌清月满楼。
银烛树前长似昼,露桃花里不知秋。
西园公子名无忌,南国佳人号莫愁。
今日乱离俱是梦,铜镜无情欺白发,霜风有力散酡颜。
作者简介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韦庄工诗,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重要词人,并称“温韦”,所著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有《浣花集》十卷,后人又辑其词作为《浣花词》。《全唐诗》录其诗三百一十六首。
译文
想当年我曾漫游五陵一带,子夜歌声清脆月色满楼台。
银烛树前光照如同白昼,桃花丛中不知季节已改。
西园公子名叫无忌,南国佳人号称莫愁。
如今时局纷乱都已成梦,铜镜无情地映照出白发,秋风有力吹散了红润的容颜。
释义
这首诗回忆了诗人年轻时在五陵(泛指富贵人家聚居长安之地)的游冶生活,以及当时与佳人的欢聚场景,时过境迁,如今战乱频仍,一切美好都成了过往云烟,铜镜无情地映照出诗人已经老去的白发,秋风也无情地吹散了曾经的红润容颜,表达了诗人对往昔岁月的怀念和对现实无奈的感慨。
赏析
这首诗以今昔对比的手法,展现了诗人从年轻时的逍遥自在到年老时的孤独无奈,前半部分描绘了昔日繁华的生活场景,子夜歌声、银烛树前、露桃花里,充满了浪漫与美好,后半部分则笔锋一转,以“今日乱离俱是梦”一句点出时局的动荡与个人的无奈,铜镜与霜风成为了无情的见证者,映照出岁月的无情与人生的沧桑,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悠远,既有对往昔的怀念,也有对现实的感慨,体现了诗人深邃的人生思考和丰富的情感体验。
创作背景
韦庄生活在晚唐至五代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仍的时代,诗人年轻时曾有过一段逍遥自在的生活,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时局的恶化,他逐渐感受到了人生的无常与无奈,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通过回忆往昔的繁华与美好,来对比现实中的孤独与无奈,表达了诗人对逝去岁月的怀念和对现实生活的感慨,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不安,以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