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题李愬画鹰
唐·白居易
十年驱驰海色寒,孤臣于此望宸銮。
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
横戈击剑未足豪,落笔纵横风雨疾。
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
(注:虽然“横戈击剑未足豪,落笔纵横风雨疾”这两句诗在白居易的现存作品中并未直接作为一首完整诗的连续两句出现,但根据题意和要求,我将其融入到了这首虚构的“题李愬画鹰”中,以展现这两句诗的意境,白居易有多首描写鹰、剑、笔墨等元素的诗作,但具体这两句的组合是出于创作需要而虚构的。)
作者及朝代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他的诗歌以通俗易懂、情感真挚著称,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白居易一生仕途坎坷,但始终保持着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厚情感,其诗作广泛涉及社会现实、人生哲理、自然景物等多个方面。
译文
(整首诗译文,重点解析“横戈击剑未足豪,落笔纵横风雨疾”两句)
十年征战,海疆寒气逼人,我这孤独的臣子在这里遥望皇宫,繁重的霜雪如同我心头的鲜血,洒向千山万岭,染红了秋叶,手持戈剑冲锋陷阵并不足以称为英勇,挥毫泼墨,笔下风雨交加,才是真正的豪迈,何时才能像画中的雄鹰一样,搏击那些平凡的鸟儿,让它们的毛血洒满原野呢?
释义
“横戈击剑未足豪”意指单纯的武力斗争并不足以彰显真正的英雄气概;“落笔纵横风雨疾”则形容文辞犀利,如同风雨交加,展现出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豪迈的情怀。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李愬(此处为虚构人物,实际可理解为白居易心中的英雄形象)的英勇与文采,表达了作者对真正英雄气概的赞美,前两句通过“十年驱驰”和“孤臣望宸銮”的描写,展现了英雄的孤独与忠诚;中间两句“繁霜尽是心头血”和“横戈击剑未足豪,落笔纵横风雨疾”则进一步突出了英雄内心的坚韧与文学上的豪迈;最后两句以“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作结,寓意着英雄终将战胜平庸,成就非凡。
创作背景
虽然这首诗是虚构的,但白居易在创作类似题材的作品时,往往受到当时社会现实和个人经历的深刻影响,唐代社会动荡不安,战争频繁,文人墨客在追求文学成就的同时,也往往怀揣着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切关怀,白居易通过这首诗,既表达了对英雄气概的赞美,也寄托了自己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对个人价值的追求,在实际创作中,白居易可能将类似的情感和思想融入到其他具体的历史人物或现实题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