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蚕市行
宋·陆游
蜀人衣食常苦艰,
身经丧乱心更孱。
年年郡县送春祓,
春祓才过蚕市喧。
先期筑室为鬻蚕,
及期喧阗如蚁缘。
里胥催租符旁午,
县官科敛民财殚。
市廛骈阗争絷维,
行人夺路声喧阗。
千钱买得两黄犊,
引之归家力已殚。
相寻蚕市人何在,
烂醉蟆津事亦非。
日斜扶得醉翁归,
只有牛羊空满堤。
作者及朝代
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宰臣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作者简介
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蜀地百姓的生活常常艰难困苦,
亲身经历了战乱之后心灵更加脆弱。
每年郡县都会举行送春的祓禊仪式,
但祓禊一过,蚕市的喧嚣便接踵而至。
蚕市之前人们会提前搭建房屋准备卖蚕,
到了蚕市那天,人群如蚁般密集喧闹。
里胥们忙着催租,文书纷至沓来,
县官们则巧立名目,搜刮民财,百姓的财产被榨干。
市场上店铺紧密相连,车辆争抢道路,人声鼎沸,
行人为了赶路,声音也响彻云霄。
有人花费千钱买了两头小黄牛,
牵着它们回家,已经筋疲力尽。
曾经相约在蚕市上相见的人如今在哪里?
在蟆津烂醉如泥的事情也已成过往。
夕阳西下,搀扶着醉醺醺的老人回家,
只剩下牛羊在堤岸上悠闲地游荡。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蜀地蚕市的热闹景象以及百姓生活的艰辛,诗中通过描写蚕市的喧嚣、里胥催租、县官科敛等场景,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百姓的苦难,诗人也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的不满。
赏析
陆游的这首诗以蚕市为背景,生动地描绘了当时社会的真实面貌,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写,将蚕市的喧嚣、百姓的苦难以及诗人的感慨融为一体,形成了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诗人以蚕市为线索,串联起了一系列的社会现象和人物形象,使得整首诗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丰富的艺术表现力,诗人也通过对比和象征等手法,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期许。
创作背景
陆游生活在南宋时期,这是一个战乱频繁、社会动荡的时代,诗人亲身经历了战乱和流离失所的痛苦,对百姓的苦难有着深刻的体会,他也看到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腐败,对官府的横征暴敛和百姓的苦难深感愤慨,他创作了这首诗来反映当时社会的真实面貌和百姓的苦难生活,通过这首诗,诗人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期许,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国家和民族的深深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