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贫居
唐·姚合
卖却屋边三亩地,添成窗下一床书。
饶君懒病终须治,送老资身是蠹鱼。
卖困不灵仍喜睡,送穷无术又来归。
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
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
(注:此诗为根据关键词及要求创作的简化版,实际姚合作品中并无完全一致的全诗,但风格与姚合的“苦吟诗风”及生活题材相符。)
作者及朝代
作者:姚合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姚合,唐代著名诗人,字大凝,陕州硖石人(今河南三门峡市陕州区),元和十一年(816)进士,授武功主簿,历官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户部员外郎、金州刺史等职,晚年任秘书监,世称姚秘监,与贾岛齐名,并称“姚贾”,擅长五律,以清丽闲远著称,为晚唐重要诗人之一。
译文
(根据关键词所在部分进行翻译)
卖掉了屋边的三亩田地,换来了窗下满满的一床书籍,虽然困倦难以消除,但仍喜欢沉睡;想要送走贫穷却无计可施,它又再次回到我的身边。
释义
卖困不灵仍喜睡:意指尽管尝试摆脱困倦却未能成功,但仍乐于沉浸在睡眠之中,反映出一种无奈而又自得其乐的生活态度。
送穷无术又来归:表达了想要摆脱贫穷却找不到方法,贫穷依旧如影随形的困境。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卖地买书、困倦仍睡、无法摆脱贫穷的生活场景,展现了诗人清贫却自得其乐、以书为伴的高洁情操,诗中“卖困不灵仍喜睡”一句,以幽默自嘲的口吻,表达了诗人面对生活困境时的豁达与乐观;“送穷无术又来归”则透露出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感慨,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富有生活气息,体现了姚合诗歌清丽闲远的风格。
创作背景
姚合生活在晚唐时期,社会动荡不安,仕途坎坷,生活清贫,他一生酷爱读书,以诗为伴,对现实生活有着深刻的体验和感悟,这首诗可能是姚合在晚年时期,面对生活困境和仕途不顺,以自嘲和幽默的方式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态度和对知识的热爱,通过描绘自己清贫却充实的生活,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以书为乐的高尚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