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性从来与世疏,俗尘自不到吾庐。全诗是什么?

小星8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山居

宋·陆游

野性从来与世疏,俗尘自不到吾庐。

松风清昼水声远,云气半山山色虚。

客至共觞春酒熟,僧来同煮夜茶初。

此中真意谁能解,一笑闲居乐有余。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著《南唐书》,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老学庵笔记》等传世。

译文

我天生的野性使我与世俗疏远,凡尘俗事自然无法侵入我的居所,白天,松涛阵阵,水声悠远;半山腰云雾缭绕,山色若隐若现,客人来访时,我们一同品尝春酒;僧人前来,则一同煮夜茶,这里的真正乐趣谁能理解呢?只是一笑置之,享受这悠闲的隐居生活,乐趣无穷。

释义

首联直接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自然的心境,表明自己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颔联描绘了居所周围清幽的自然环境,松风、水声、云气、山色,构成了一幅宁静致远的山水画,颈联通过描写与客人、僧人的交往,展现了诗人闲适自在的生活状态,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方式的满足和自得,以及对世人难以理解其心境的淡淡无奈。

赏析

这首诗是陆游山居生活的真实写照,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自然的高洁情怀,诗中既有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也有对闲适生活的抒发,两者相得益彰,共同构成了诗人理想中的山居生活,诗人通过对比“野性”与“俗尘”,强调了自己与世俗的格格不入,表达了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人也通过描写与客人、僧人的交往,展现了其淡泊名利、超脱物外的豁达心态。

创作背景

陆游一生仕途坎坷,多次因主张抗金而遭贬谪,晚年,他退隐山阴,过上了闲居生活,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诗人通过描绘自己山居生活的宁静与美好,表达了对现实政治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也反映了诗人晚年心境的平和与超脱,以及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