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词出自明代诗人高启的《渔家》,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
诗词原文:
渔家
明 高启
白浪河头落日昏,
参差村舍穿林出,
缥缈渔歌隔浦闻。
晚来风定水无痕。
作者简介:
高启(1336年-1374年),字季迪,号槎轩,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文学家,高启才华高逸,学问渊博,精于诗文,与刘基、宋濂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对明初文学革新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高启的作品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深受后世推崇。
译文:
白浪翻滚的河面上,夕阳已经西沉,天色变得昏暗,参差不齐的村舍在树林中若隐若现,缥缈悠远的渔歌从河对岸传来,傍晚时分,风停了,水面平静无波,没有一丝痕迹。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渔家生活的宁静与和谐,首句“白浪河头落日昏”以白浪和落日营造出一种苍茫、昏黄的氛围,为全诗奠定了基调,次句“参差村舍穿林出”通过村舍的参差不齐和树林的掩映,展现了渔村的自然与古朴,第三句“缥缈渔歌隔浦闻”则以渔歌的缥缈和隔岸可闻,进一步渲染了渔家的生活气息,末句“晚来风定水无痕”则以风平浪静、水面无痕的宁静景象,收束全诗,给人以宁静致远之感。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渔家生活的宁静画卷,诗人通过白浪、落日、村舍、渔歌、风平浪静等元素,巧妙地构建了一个和谐、宁静的渔家世界,诗中既有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又有对渔家生活的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和深厚的文学功底,这首诗也体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对自然美的热爱和赞美。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高启的生平经历有关,高启生活在元末明初的动荡时期,他亲身经历了战乱和流离失所的痛苦,他对宁静、和谐的生活有着深刻的向往和追求,这首诗可能就是他在游览渔村时,被渔家的宁静生活所打动,从而创作出来的,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热爱,也可以体会到他在动荡时期对宁静生活的渴望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