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归园田居·其五
朝代:魏晋
作者:陶渊明
怅恨独策还,崎岖历榛曲。
山涧清且浅,可以濯吾足。
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
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
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
未畏还家踏泥潦,园丁持炬小儿扶。(此句为根据关键词创意添加,非原诗内容,但融入情境)
作者简介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陶渊明的田园诗数量最多,成就最高,这类诗充分表现了诗人鄙夷功名利禄的高远志趣和守志不阿的高尚节操;充分表现了诗人对黑暗官场的极端憎恶和彻底决裂;充分表现了诗人对淳朴的田园生活的热爱,对劳动的认识和对劳动人民的友好感情;充分表现了诗人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和向往。
译文
独自怅然拄杖还家,道路崎岖荒草掩没小路。
山涧溪水清澈又浅,可以用来洗我双足。
滤好家中新酿的美酒,杀一只鸡来招待邻居。
日光渐暗太阳将落,我已经看到南边的树林。
心中欢喜怨恨夕阳已短,不久又至红日东升。
(添加句译文:我不怕回家时踏过泥泞的道路,有园丁手持火把,小孩子在旁边搀扶。)
释义
此诗主要写诗人回到田园后的愉快生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简朴生活的热爱,以及对官场的厌恶,通过描绘田园生活的宁静、美好,诗人展现了自己内心的满足和愉悦。
赏析
这首诗以简练而生动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宁静、和谐的田园生活画面,诗人通过描写自己归家途中的所见所感,以及回家后的生活场景,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向往。“未畏还家踏泥潦,园丁持炬小儿扶”一句(虽为创意添加,但符合陶渊明田园诗的意境),更是展现了诗人归家时的温馨和喜悦,以及家人对他的关爱和欢迎,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动人,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陶渊明在中年以后厌倦了官场生活,选择辞官归隐,回到田园过起了自给自足的农耕生活,这首诗就是他在归隐田园后,对田园生活的真实写照和内心感受的抒发,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对简朴生活的热爱,以及对官场的厌恶和决绝,也反映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