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村居初夏
宋·陆游
放翁耄矣当知幸,布褐藜羹毕此身。
麦饭豆羹皆适口,槿篱竹屋尽关心。
闲居日永门常掩,老去身衰病渐侵。
幸有吾儿堪教诲,此身虽老未全贫。
作者及朝代
作者: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放翁我已年老应当知晓这是幸运,穿着粗布衣裳吃着野菜汤度过此生。
麦饭豆羹都合我的口味,槿篱竹屋都让我牵挂。
闲居的日子漫长,门常常关着,年老体衰,疾病渐渐侵袭。
幸好有我的儿子可以教导,虽然年老但还未至于完全贫困。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陆游晚年生活的宁静与满足,尽管物质条件简陋,但他对现状感到庆幸和满足,认为能够过上简单而自给自足的生活是一种幸运,他也表达了对儿子的期望和欣慰,认为有儿子可以教导,使他的晚年生活更加充实。
赏析
这首诗以朴素的语言描绘了陆游晚年的村居生活,展现了他淡泊名利、安于清贫的高尚情操,首联“放翁耄矣当知幸,布褐藜羹毕此身”直接点题,表达了诗人对现状的满足和庆幸,颔联和颈联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简朴的生活环境和身体状况,但字里行间透露出一种平和与宁静,尾联则以“幸有吾儿堪教诲,此身虽老未全贫”作结,既表达了对儿子的期望,又体现了诗人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创作背景
陆游一生致力于抗金复国,但晚年因主张北伐而屡遭排挤,最终退居山阴,过着闲居生活,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诗人通过描绘自己晚年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现实生活的接受和满足,同时也寄托了对未来的希望和对儿子的期望,在诗中,陆游以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的艰辛和身体的衰老,展现了他坚韧不拔、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