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读书
宋·陆游
临食致思方下箸,读书有得每书绅。
起尝残月穿林影,归趁流萤入幔尘。
老学迂疏人笑拙,病来衰飒自怜贫。
青灯黄卷长相伴,莫负今宵一段真。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面对食物时深思熟虑才动筷子,读书有所心得便立刻记录下来,早晨起身迎着残月穿过树林的影子,晚上归来借着流萤的微光回到帷幔之中,年老学问迂腐疏浅常被人笑话笨拙,生病以来身体衰弱自己怜惜贫穷,青灯黄卷常常相伴左右,不要辜负了这今宵的一段真挚时光。
释义
首联“临食致思方下箸,读书有得每书绅”表达了诗人无论是吃饭还是读书都极为专注和认真的态度,颔联“起尝残月穿林影,归趁流萤入幔尘”描绘了诗人早晚读书的情景,富有诗意,颈联“老学迂疏人笑拙,病来衰飒自怜贫”则透露出诗人晚年生活的艰辛与自嘲,尾联“青灯黄卷长相伴,莫负今宵一段真”表达了诗人对读书生活的珍视和对时间的珍惜。
赏析
这首诗是陆游晚年读书生活的真实写照,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学问的执着追求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诗中“临食致思”与“读书有得”相对照,突出了诗人无论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学术研究中都保持着高度的专注和敏锐,诗人通过描绘自己早晚读书的情景,展现了其坚韧不拔的学习精神和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尾联的“莫负今宵一段真”更是表达了诗人对时间的珍视和对生命的热爱。
创作背景
陆游一生致力于抗金复国事业,但屡遭排挤和打压,晚年退居家乡,过着清贫而宁静的生活,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反映了诗人晚年对学问的执着追求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在诗中,陆游通过描绘自己读书生活的点点滴滴,表达了对时间的珍视和对生命的热爱,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这种态度不仅体现了陆游个人的精神追求,也反映了南宋时期士人阶层的一种普遍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