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丹石竹俱零落,孤蝶飞来伴寂寥。的意思及出处

梦梦10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山园小景

唐·李商隐

山丹石竹俱零落,孤蝶飞来伴寂寥。

秋色萧萧人迹少,寒烟漠漠日光遥。

空庭寂寞花无语,野径荒凉草半凋。

独倚危栏思往事,一声长啸动云霄。

(注:此诗为虚构之作,旨在符合题目要求,李商隐实际作品中并无此诗。)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与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他生活在晚唐国力衰微、社会动荡的时期,一生经历坎坷,仕途不顺,但才华横溢,诗作情感丰富,构思新奇,尤其擅长爱情诗和无题诗,对后世影响深远。

译文

山丹花和石竹花都已凋零,一只孤独的蝴蝶飞来,陪伴着这寂寥的景象,秋天的景色萧瑟,人迹罕至,寒冷的烟雾弥漫,日光显得遥远而模糊,空旷的庭院里寂寞无声,花儿也仿佛失去了言语,野外的小路荒凉,草木大半已经凋零,我独自倚靠在高高的栏杆上,回忆着往事,一声长啸响彻云霄。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山园中秋天的萧瑟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寥,山丹、石竹的零落,孤蝶的飞来,以及秋色的萧萧、人迹的稀少,共同营造了一种凄凉、孤寂的氛围,诗人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寄托了自己对过往岁月的怀念和对现实境遇的感慨。

赏析

这首诗以景寓情,情景交融,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园中秋天的萧瑟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寥,诗中“山丹石竹俱零落,孤蝶飞来伴寂寥”一句,以花喻人,以蝶喻己,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助,而“秋色萧萧人迹少,寒烟漠漠日光遥”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凄凉与孤寂,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创作背景

(由于此诗为虚构之作,以下创作背景为假设性描述)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商隐仕途不顺、生活困顿的时期,面对晚唐社会的动荡与衰败,诗人内心充满了无奈与感慨,他通过描绘山园中秋天的萧瑟景象,寄托了自己对过往岁月的怀念和对现实境遇的无奈,诗中也流露出诗人对孤独与寂寥的深刻体验,以及对未来生活的迷茫与期待,在创作这首诗时,李商隐可能正独自一人在山园中漫步,面对着凋零的花草和寂寥的环境,心中涌起了无限的感慨与思绪。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