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醉归
唐·罗隐
强把一杯还径醉,羁怀何必不依依。
斜阳欲尽风初定,一片闲云到水西。
作者简介
罗隐(833年-909年),字昭谏,晚唐五代时期诗人、文学家、思想家,他生活在晚唐动荡不安的年代,一生怀才不遇,屡试不第,晚年投奔吴越王钱镠,任钱塘令、著作郎等职,罗隐的诗作风格独特,讽刺辛辣,语言直白而深刻,对晚唐社会的黑暗现实多有揭露和批判。
译文
勉强端起一杯酒,却已径自沉醉,漂泊在外的情怀又何必不依依不舍呢?夕阳即将落山,风也渐渐停歇,一片悠闲的云朵悠悠地飘向水的西边。
释义
“强把一杯还径醉”:诗人勉强自己喝酒,却很快就醉了,表现出一种无奈与自我放纵的情绪。
“羁怀何必不依依”:羁怀,指漂泊在外的情怀,诗人反问自己,既然身处异乡,为何不能对这份漂泊之情有所依恋和不舍呢?
后两句描绘了夕阳、风停、云飘的自然景象,与诗人的心境相呼应,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哀愁的氛围。
赏析
这首诗以酒醉为引子,表达了诗人对漂泊生涯的无奈与依恋,首句“强把一杯还径醉”,通过“强把”与“径醉”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无奈,次句“羁怀何必不依依”,则是对这种无奈情绪的进一步抒发,诗人反问自己,为何不能对这份漂泊之情有所依恋呢?这既是对自己漂泊生涯的无奈接受,也是对故乡和亲人的深深思念。
后两句“斜阳欲尽风初定,一片闲云到水西”以自然景象作结,将诗人的心境与自然融为一体,夕阳、风停、云飘,这些宁静而略带哀愁的景象,与诗人内心的情感相呼应,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无奈。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罗隐漂泊异乡、仕途不顺的时期,晚唐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严重,文人墨客往往难以找到施展才华的舞台,罗隐作为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和思想家,却屡试不第,一生怀才不遇,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创作了这首诗,以表达自己对漂泊生涯的无奈与依恋,以及对故乡和亲人的深深思念,这首诗也反映了晚唐时期文人墨客普遍面临的困境和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