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居杂诗
朝代:宋代
作者:释文珦
苹溪小雨成幽讨,松院斜阳又独来。
野鸟啼声人不到,山花照影自徘徊。
闲云出岫无心去,明月当空有意来。
此地风光长似此,何须更问世间埃。
作者简介
释文珦,南宋末至元初的僧人、诗人,字潜道,自号无文野人,俗姓何,于潜(今浙江临安西南)人,他一生未仕,游迹广泛,晚年隐居昱岭关,有《潜山集》十一卷传世,释文珦的诗风清新自然,多描绘山林隐逸生活,表达了对世俗的淡泊和对自然的热爱。
译文
苹溪边的小雨营造出一片幽静的氛围,我独自来到松院,恰逢夕阳斜照,野鸟的啼声回荡在空旷的山林中,无人打扰,山花在水中映照出自己的影子,独自徘徊,悠闲的云朵从山峦间飘出,没有固定的去处,明月当空,仿佛有意前来相伴,此地的风光永远如此美好,我又何必再去询问世间的尘埃之事呢?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独自在山林中漫步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幽静与美丽,诗人用“苹溪小雨”和“松院斜阳”两个场景,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表达了他对山林隐逸生活的向往和热爱,通过“野鸟啼声”和“山花照影”等细节描写,进一步烘托出山林的幽静与和谐。
赏析
这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诗人用“成幽讨”和“又独来”两个词语,表达了他对山林隐逸生活的热爱和向往,通过“闲云出岫”和“明月当空”等意象,进一步烘托出诗人内心的悠闲与自在,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净化。
创作背景
释文珦生活在南宋末至元初的动荡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繁,他选择隐居山林,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这首诗正是他在隐居期间创作的,通过描绘山林的自然景色和自己的生活状态,表达了他对世俗的淡泊和对自然的热爱,也反映了他在动荡时期寻求心灵寄托和内心宁静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