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看空蒙知岁稔,夜闻点滴觉心凉。下一句是什么?

小星10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喜雨

朝代:宋

作者:陆游

旱魃为妖欲请祈,雨师起敬恰相宜。

晓看空蒙知岁稔,夜闻点滴觉心凉。

细飞密洒无休歇,斜注横倾势莫当。

惆怅龙湫三尺水,今朝浑似涨春江。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宰臣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译文

干旱如同妖魔般肆虐,人们正打算祈求降雨,而雨神仿佛也感受到了人们的敬意,适时地降下了甘霖,清晨时分,看到天空空蒙一片,知道这一年将会是个丰收年;夜晚时分,听到雨点滴答作响,心中却感到一丝凉意,细雨纷飞,密密麻麻,没有停歇的意思;大雨滂沱,斜着倾注,横着倾泻,其势不可阻挡,惆怅的是那小小的龙潭只有三尺深的水,如今却仿佛涨成了春天的江河一般。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久旱逢甘霖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及时雨的喜悦和对丰收的期盼,首联写干旱严重,人们祈求降雨;颔联写降雨带来的希望和心中的感受;颈联描绘雨势之大;尾联则以龙潭水涨作结,形象地表现了雨量的充沛。

赏析

这首诗以“喜雨”为题,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久旱之后降雨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及时雨的喜悦和对丰收的期盼,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如“旱魃为妖”、“雨师起敬”、“空蒙知岁稔”、“点滴觉心凉”等,既描绘了干旱的严重和降雨的及时,又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受,诗人还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如“细飞密洒无休歇,斜注横倾势莫当”和“惆怅龙湫三尺水,今朝浑似涨春江”,进一步突出了雨势之大和降雨带来的变化,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陆游生活在南宋时期,这是一个战乱频繁、民不聊生的时代,诗人一生力主抗金复国,却屡遭排挤、罢黜,这首诗可能是在陆游晚年退居家乡时所作,当时,由于长期的战乱和干旱,农业生产受到了极大的影响,人们的生活也陷入了困境,诗人通过描绘久旱逢甘霖的景象,表达了对及时雨的喜悦和对丰收的期盼,同时也寄托了对国家安定和人民幸福的渴望。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