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星祠下渺烟波,欠我扁舟舞短蓑。的解释

春秋12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客星祠下

宋·范成大

客星祠下渺烟波,欠我扁舟舞短蓑。

采石江边李白墓,浣花溪畔杜甫祠。

千年人物今谁在,四海交游共我疏。

独倚危栏看落照,寒鸦飞尽水云孤。

作者简介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平江府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诗人,范成大素有文名,尤工于诗,他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其作品在南宋末年即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到清初影响更大,有“家剑南而户石湖”的说法,今存诗1900余首,有《石湖居士诗集》、《石湖词》、《桂海虞衡志》、《吴船录》等著作传世。

译文

在客星祠下烟波浩渺,我缺少一叶扁舟来披上短蓑衣翩翩起舞,采石江边有李白的坟墓,浣花溪畔有杜甫的祠堂,千年以来的人物如今还有谁在呢?四海之内的朋友都与我疏远,我独自倚靠在高高的栏杆上观看落日余晖,寒鸦飞尽后只剩下水云孤悬。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客星祠下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古代伟大诗人的怀念以及对现实人际关系的感慨,首联写自己未能如愿泛舟,次联提到李白和杜甫的遗迹,三联感叹时光流逝、人物凋零,尾联则通过独倚危栏、寒鸦飞尽的场景,渲染了一种孤独、落寞的氛围。

赏析

这首诗以景起兴,寓情于景,通过描绘客星祠下的烟波、扁舟、短蓑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诗人通过提到李白和杜甫的遗迹,表达了对古代伟大诗人的敬仰和怀念,同时也隐含了对自身才华未能得到充分发挥的遗憾,三联的“千年人物今谁在,四海交游共我疏”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人物凋零的感慨,以及对现实人际关系的无奈和孤独感,尾联的“独倚危栏看落照,寒鸦飞尽水云孤”更是将这种孤独、落寞的氛围推向了高潮,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范成大在游览某地(可能是浙江严州或附近地区,因客星祠多指东汉隐士严子陵的祠堂)时所作,当时,诗人可能正处于仕途不顺、人生失意的阶段,因此在对古代伟大诗人的怀念中,也融入了自己对现实的不满和无奈,通过这首诗,诗人不仅表达了对古代文化的敬仰和怀念,也抒发了自己内心的孤独和落寞之情。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