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相逢行
唐·韦庄
相逢万里各羁旅,不待猿啼已断魂。
月上柳梢头欲暮,烟含桃叶渡微昏。
愁肠别后能消几,白发门前定几根。
贫贱交游心事苦,一樽相劝莫辞喧。
作者简介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附近)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韦庄工诗,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重要词人,并称“温韦”,所著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有《浣花集》十卷,后人又辑其词作为《浣花词》。《全唐诗》录其诗三百一十六首。
译文
在万里之外我们偶然相逢,各自都是漂泊异乡的旅人,还未等到猿猴啼叫,就已经悲伤得肝肠寸断,月亮爬上了柳树的枝头,天色将晚,烟雾笼罩着桃叶渡,一片朦胧,离别之后,不知这愁苦还能承受几次,家门之前,又会长出多少根白发,在这贫贱交加的时刻,我们的心事都如此沉重,就让我们举杯相劝,不要推辞这难得的欢聚时光吧。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两位远方来客在异乡偶遇的情景,他们因共同的羁旅之愁而深感共鸣,未闻猿啼已心生悲戚,诗中通过描绘傍晚的景色,如月上柳梢、烟笼渡口,进一步渲染了离愁别绪的氛围,诗人表达了对未来愁苦的担忧和对岁月流逝的无奈,最后以相互劝酒的场景收束,展现了在艰难困苦中寻求片刻慰藉的心情。
赏析
韦庄此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而富有感染力,首联直接点题,以“相逢万里各羁旅”开篇,既点明了相遇的背景,又奠定了全诗哀愁的基调,颔联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巧妙地烘托出人物内心的凄凉与孤独,颈联则转向对未来的忧虑和对现实的无奈,深化了主题,尾联则以一种积极的态度收束全诗,展现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乐观与坚韧,整首诗情感跌宕起伏,意境深远,是韦庄诗歌中的佳作。
创作背景
韦庄生活在晚唐至五代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仍的时代,诗人自己也经历了多次流离失所,对人生的无常和世态的炎凉有着深刻的体会,这首诗很可能是韦庄在异乡漂泊时,偶遇同样身处困境的友人,有感而发之作,通过描绘这次偶遇,诗人不仅表达了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也反映了那个时代普遍存在的流离失所、人生无常的社会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