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餐岂复须鲑菜,蓬户何曾设扊扅。出自哪首诗?

小星10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山居

宋·陆游

粗餐岂复须鲑菜,蓬户何曾设扊扅。

潦倒形骸无镜洗,萧条门巷有苔滋。

空庭日暮鸟争树,古寺钟鸣僧倚扉。

莫笑山翁无事业,一樽聊得慰衰迟。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粗茶淡饭哪里还需要珍贵的鲑菜,简陋的茅屋又怎会安装华美的门闩,我这落魄的身躯已无需镜子来整理仪容,门前小巷也因少有人来而长满了青苔,空旷的庭院中日暮时分鸟儿争抢着栖息的树木,古老的寺庙里钟声响起,僧人斜倚在门扉旁,别笑话我这山野老翁没有什么功名利禄的事业,一壶浊酒就足以慰藉我这衰老迟暮的身心了。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山居生活的简朴与宁静,表达了诗人对世俗名利的淡泊以及对自然生活的热爱,首联“粗餐岂复须鲑菜,蓬户何曾设扊扅”直接点出生活的简朴,鲑菜代指珍贵的食物,扊扅则指华美的门闩,诗人以此表明自己并不追求物质享受,颔联“潦倒形骸无镜洗,萧条门巷有苔滋”进一步描绘生活的萧条与落魄,但诗人却并未因此感到沮丧,颈联“空庭日暮鸟争树,古寺钟鸣僧倚扉”以自然景象映衬诗人的心境,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尾联“莫笑山翁无事业,一樽聊得慰衰迟”则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豁达态度,认为一壶浊酒就足以慰藉自己衰老迟暮的身心。

赏析

这首诗以朴素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山居生活的真实写照,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追求自然的高尚情操,诗中通过对生活细节的描写,如粗茶淡饭、简陋的茅屋、长满青苔的门巷等,生动地刻画了诗人生活的简朴与宁静,诗人以自然景象为映衬,如日暮时分鸟儿争抢栖息的树木、古寺里响起的钟声等,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进一步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平和与宁静,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豁达态度,认为一壶浊酒就足以慰藉自己衰老迟暮的身心,这种对生活的淡然态度令人敬佩。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陆游在山居期间所作,陆游一生仕途坎坷,多次因主张抗金而遭到排挤和罢黜,晚年他退居山阴,过着简朴宁静的生活,这首诗正是他在这种生活状态下创作的,表达了他对世俗名利的淡泊以及对自然生活的热爱和向往,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陆游那种超脱世俗、追求自然的高尚情操以及他对生活的淡然态度。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