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秦楼月·忆秦娥
宋·范成大
楼阴缺,阑干影卧东厢月,东厢月,一天风露,杏花如雪。
隔烟催漏金虬咽,罗帏黯淡灯花结,灯花结,片时春梦,江南天阔。
霁后
宋·范成大
暝入帘阴吹细雨,凉生楼角转轻雷。
一声新雁三更梦,百尺危楼半夜苔。
(注:您提供的关键词“暝入帘阴吹细雨,凉生楼角转轻雷”出自范成大的《霁后》,但为更全面地解析,我附上了其另一首与关键词意境相近的《秦楼月·忆秦娥》以供参考。)
作者简介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官员,他早年仕途不顺,后得陆游等人推荐,历任多处官职,晚年退隐石湖,范成大的诗作题材广泛,风格清新自然,尤擅田园诗,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并称“南宋四大家”。
译文
《霁后》
傍晚时分,细雨随风潜入窗帘的阴影中,带来丝丝凉意,楼角的轻雷声伴随着凉意的生成,预示着天气的变化,夜深人静时,新雁的叫声穿透了梦境,而百尺高楼之上,半夜里已长满了青苔。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雨后初晴的傍晚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环境的微妙变化,以及诗人内心的感受,细雨、凉风、轻雷、新雁等意象共同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
赏析
范成大的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将自然景象与诗人的情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前两句“暝入帘阴吹细雨,凉生楼角转轻雷”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雨后初晴的傍晚,细雨、凉风、轻雷交织成一幅生动的画面,既表现了自然之美,又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微妙变化,后两句“一声新雁三更梦,百尺危楼半夜苔”则通过新雁的叫声和危楼上的青苔,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寂静与孤独,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的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创作背景
范成大的诗歌创作深受其生活经历的影响,他一生仕途坎坷,但始终保持着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敏感,这首诗可能是在他某个雨后的傍晚,独自站在高楼之上,面对自然景象的触动,有感而发,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他将自己的情感与自然景象融为一体,表达了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未来的无限憧憬,这首诗也反映了范成大作为南宋著名诗人的艺术才华和文学造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