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造化
朝代:清代
作者:黄景仁
茫茫大块本难知,鼠肝虫臂今无择。
付与乾坤造化炉,他年何处觅形骸。
作者简介
黄景仁(1749年—1783年),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常州府武进县(今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人,清朝乾隆年间著名诗人,自幼聪颖,少年时即有诗名,但一生穷困潦倒,不遇于时,年仅三十五岁便英年早逝,黄景仁的诗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的情怀,风格苍凉遒劲,为清代宋诗派重要作家。
译文
茫茫宇宙间的奥秘本就难以知晓,如今看来,无论是卑微如鼠肝还是渺小如虫臂,都没有什么分别,这一切都交付给了天地间的造化之炉,未来我们的形体与灵魂又将归于何处呢?
释义
“茫茫大块本难知”表达了诗人对宇宙自然奥秘的敬畏与不解;“鼠肝虫臂今无择”则借用了庄子“以汝为鼠肝乎?以汝为虫臂乎?”的典故,比喻生死荣辱、贵贱得失皆无定论,无需过分执着;“付与乾坤造化炉”意味着将一切交给自然界的运行规律与命运安排;“他年何处觅形骸”则流露出对生命归宿的迷茫与思索。
赏析
这首诗深刻体现了黄景仁对于生命无常、宇宙浩渺的深刻感悟,首句以“茫茫大块”开篇,奠定了全诗宏大的背景与深沉的基调,次句通过“鼠肝虫臂”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世间万物平等无别的哲学思考,以及对个人命运渺小与无奈的承认,第三句“付与乾坤造化炉”则将个人命运与宇宙自然相联系,展现出一种超脱与顺应的态度,末句则以“他年何处觅形骸”的疑问,留给读者无限的遐想空间,既是对生命终极意义的追问,也是对人生虚无感的抒发,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黄景仁诗歌中富有哲理与人文关怀的佳作。
创作背景
黄景仁生活在清朝乾隆年间,这是一个社会相对稳定但文化专制加强的时代,作为一位才华横溢却仕途不顺的诗人,黄景仁的一生充满了坎坷与挫折,这首诗很可能是他在人生低谷时期,面对个人命运的无奈与宇宙自然的浩瀚时,内心情感的真实流露,通过对生命意义的深刻反思,诗人表达了对现实世界的超脱态度,以及对生命终极归宿的哲学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