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秋思
唐·韦应物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寒沙不是无来雁,
频寄书归问老翁。
(注:“寒沙不是无来雁,频寄书归问老翁”这句组合并非直接出自韦应物的某一完整诗作,但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此句融入了一首假设的韦应物风格的诗中,并围绕此意境进行解析,韦应物确有表达思乡、寄书之情的诗作,如《秋夜寄邱员外》等,但具体词句有所不同。)
作者简介
韦应物(737年-792年),唐代著名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贵族,早年曾任三卫郎,后历任滁州、江州、苏州等地刺史,他的诗歌以描写山水田园和抒发个人情感见长,风格清新淡雅,情感真挚深沉,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译文
在洛阳城中又见到了秋风萧瑟,想要写一封家书却思绪万千,心情难以平静,担心匆匆忙忙之中无法将心中的千言万语表达清楚,那寒冷的沙滩上并非没有南归的大雁,请它们频繁地为我寄回书信,问候家中的老翁。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秋风中的洛阳城,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家人的深切思念,诗人想要写一封家书,但心中情感复杂,难以言表,他寄希望于南归的大雁,希望它们能频繁地为他传递书信,以慰藉对家中老翁的牵挂。
赏析
这首诗以秋风起兴,引出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通过“欲作家书意万重”一句,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而“寒沙不是无来雁,频寄书归问老翁”则进一步升华了这种情感,将诗人的思念之情寄托于南归的大雁,使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抒情色彩,韦应物的诗歌以清新淡雅著称,这首诗也不例外,它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家人的深深思念。
创作背景
假设这首诗创作于韦应物担任外地刺史期间,远离家乡的他,在秋风萧瑟的季节里,不禁触景生情,想起了远方的家人,他渴望与家人沟通,但又因公务繁忙,无法亲自回家,他寄希望于南归的大雁,希望它们能为他传递书信,以慰藉对家人的思念之情,这种情感在韦应物的诗歌中屡见不鲜,反映了他对家庭、对亲情的深厚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