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暮秋扬子江寄孟浩然
唐·刘昚虚
木叶纷纷向秋落,行客萧条望江郭。
片帆烟际闪孤光,暝色已愁新北客。
目断西陵细霭中,津亭想汝系孤篷。
栖鸦归尽远山青,唯见寒烟起暮烽。
作者及朝代
作者:刘昚虚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刘昚虚,字全乙,亦字挺之,号易轩,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约活动于唐玄宗时期,他性格高逸,不慕荣利,交游多为山僧道侣,诗风清新自然,多写山水隐逸之趣,与孟浩然、王维等诗人有交往,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重要成员之一。
译文
树叶纷纷向秋天飘落,旅途中的行人望着江边的城郭感到萧条凄凉,一片孤帆在烟雾中闪烁着微弱的光芒,黄昏的暮色已经让新来的北方客人感到忧愁,我的目光穿过西陵的薄雾,想象着你在渡口边的亭子里系着孤舟,归巢的乌鸦已经飞尽,远山一片青翠,只见寒冷的烟雾在傍晚时分升起,如同烽火一般。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暮秋时节,站在扬子江边,望着江面孤帆远逝,心中思念远方友人孟浩然的情景,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孤独寂寞的心情。
赏析
这首诗以景寓情,情景交融,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传达了作者内心的情感,首联“木叶纷纷向秋落,行客萧条望江郭”以落叶和行客的萧条景象,营造出一种凄凉、孤寂的氛围,颔联“片帆烟际闪孤光,暝色已愁新北客”进一步通过孤帆和暮色,加深了这种孤独感,颈联“目断西陵细霭中,津亭想汝系孤篷”则是直接表达对友人的思念,通过想象友人在渡口系舟的情景,将情感推向高潮,尾联“栖鸦归尽远山青,唯见寒烟起暮烽”则以归鸦、远山、寒烟等景物,收束全诗,使情感更加深沉、悠远。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刘昚虚在暮秋时节,独自站在扬子江边,望着江面孤帆远逝,心中思念远方友人孟浩然时所作,孟浩然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与刘昚虚有深厚的友谊,两人常常一起游历山水,吟诗作对,此时孟浩然已经不在身边,刘昚虚心中充满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孤独感,于是写下了这首《暮秋扬子江寄孟浩然》,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刘昚虚对友人的真挚情感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