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居杂诗
唐·皎然
高顶出烟霞,幽居近石沙。
云开千嶂色,松引万峰花。
正令未逐飞仙去,要是巢居太古民。
不向人间争宠辱,只将心事付烟霞。
作者简介
皎然,唐代诗僧,俗姓谢,字清昼,湖州(今浙江吴兴)人,他是南朝文学家谢灵运的十世孙,早年曾出入仕途,后出家为僧,与颜真卿、韦应物、灵澈、陆羽等名士多有交往,皎然的诗歌创作以山水田园、佛理禅趣为主,风格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是唐代著名的诗僧之一。
译文
高高的山顶云雾缭绕,我幽静的居所靠近石沙之地,云开雾散后,群山万壑色彩斑斓,松树引导着万峰的花开,即使我没有追随飞仙而去,也仿佛是居住在太古时代的巢居之人,我不向人间争名夺利,只将心事寄托给这缥缈的烟霞。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山居生活的宁静与超脱,首联点明山居的环境,云雾缭绕,幽静偏远;颔联进一步描绘山居的美景,云开雾散后的壮丽景色和松树引导的花开;颈联以“正令未逐飞仙去,要是巢居太古民”表达了自己虽未成仙,但生活如同太古巢居之人般质朴自然;尾联则表达了诗人不慕名利,只愿与烟霞为伴的高洁情怀。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山居的自然环境和诗人的心境,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诗中“云开千嶂色,松引万峰花”两句,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山居环境的美丽,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而“正令未逐飞仙去,要是巢居太古民”两句,则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太古时代质朴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名利的淡泊,尾联“不向人间争宠辱,只将心事付烟霞”更是将诗人的高洁情怀推向高潮,使整首诗充满了超脱和宁静的气息。
创作背景
皎然作为一位诗僧,其生活多与自然和佛理相伴,这首诗很可能是他在山居期间,面对美丽的自然风光和宁静的生活环境,有感而发创作而成的,通过这首诗,皎然表达了自己对山居生活的热爱和对名利的淡泊,同时也展现了他作为一位诗僧的高洁情怀和超脱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