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秋日怀远
唐·张籍
渔村把酒对丹枫,水驿凭轩送去鸿。
残暑已随秋雨尽,新凉还傍晓云通。
塞鸿一字来如线,宾雁千群去似空。
惆怅江南归未得,秋风吹泪落灯中。
作者简介
张籍,唐代著名诗人,字文昌,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他出身贫寒,早年曾游历四方,后定居于洛阳,张籍的诗歌风格平易近人,语言凝练自然,多写日常生活琐事及个人情感,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他的诗作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尤其在乐府诗的创作上,有着独特的贡献。
译文
在渔村中手执酒杯面对着火红的枫叶,在水边的驿站里倚着轩窗目送远去的鸿雁,残留的暑气已经随着秋雨消散殆尽,新的凉意伴随着清晨的云雾而来,北方的鸿雁排成一字形飞来,如同天际的一条细线,而南飞的群雁则如同天空被清空了一般,我惆怅于无法回到江南的家乡,秋风吹落了我的泪水,滴落在灯烛之中。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秋日里对远方家乡的深切思念,首联“渔村把酒对丹枫,水驿凭轩送去鸿”通过描绘渔村、丹枫、水驿、鸿雁等秋日景象,营造出一种萧瑟而深情的氛围,颔联“残暑已随秋雨尽,新凉还傍晓云通”则通过自然气候的变化,暗示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颈联“塞鸿一字来如线,宾雁千群去似空”进一步以鸿雁的南飞,象征离别的愁绪和远方的呼唤,尾联“惆怅江南归未得,秋风吹泪落灯中”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无法归去的无奈。
赏析
这首诗以秋日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诗中“渔村”、“丹枫”、“水驿”、“鸿雁”等意象,不仅描绘了秋日的萧瑟景象,也寓含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惆怅,诗人通过自然气候的变化和鸿雁的南飞,巧妙地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离别的愁绪,尾联的“秋风吹泪落灯中”更是将诗人的情感推向了高潮,使整首诗充满了深情和感染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张籍离开家乡、漂泊异乡之时,在秋日这个容易引发思乡之情的季节里,诗人面对着火红的枫叶和远去的鸿雁,不禁想起了远方的家乡和亲人,他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抒发,将自己对家乡的思念和无法归去的无奈表达得淋漓尽致,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技巧,也反映了他在异乡漂泊的孤独和惆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