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今恨养金丹晚,且向江湖把钓缗。出自哪首诗?

小编78个月前

诗词原文

渔父

唐·李中

偶向芦花深处行,溪光山色晚来清。

渔翁醉着无人唤,过午醒来雪满庭。

即今恨养金丹晚,且向江湖把钓缗。

便得一年生计足,与君同醉复同醒。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中,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大约活动在晚唐至五代时期,他生平仕途不顺,多任小官职,但才华横溢,擅长作诗,以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著称。

作者简介

李中,字有中,江西九江人,他自幼好学,博览群书,尤其擅长五言律诗,虽然仕途坎坷,但他并未因此消沉,反而寄情山水,以诗酒自娱,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和田园生活,反映了晚唐五代时期士人的生活状态和心境。

译文

偶尔漫步到芦花深处,傍晚时分,溪水映照着山色,显得格外清新,渔翁喝醉了,没有人去唤醒他,直到午后醒来,发现庭院里已经落满了白雪,现在我才悔恨没有早点修炼金丹以求长生不老,暂且先在江湖上垂钓为生吧,只要一年能有足够的生计,我就愿意与你一同醉倒,一同醒来。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渔翁的生活,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不满,前两句写渔翁生活的环境,清新宁静;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炼丹求仙的悔恨和对江湖生活的无奈选择。

赏析

这首诗以渔翁的生活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晚唐时期士人的生活状态,诗人通过“偶向芦花深处行”一句,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自然环境之中。“溪光山色晚来清”一句,进一步渲染了这种宁静和美丽,渔翁的醉态和无人唤醒的孤独,又透露出一种无奈和落寞。

“即今恨养金丹晚,且向江湖把钓缗”两句,是诗人的内心独白,他悔恨自己没有早点修炼金丹以求长生不老,但现实却让他只能选择在江湖上垂钓为生,这种悔恨和无奈,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

最后两句“便得一年生计足,与君同醉复同醒”,则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他愿意与友人一同醉倒、一同醒来,享受这种简单而自由的生活。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的仕途不顺和现实生活的不满有关,晚唐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士人的生活也充满了不确定性和艰辛,诗人可能在这种背景下,选择了隐逸的生活方式,以逃避现实的苦难和追求内心的宁静,通过描绘渔翁的生活和表达自己的内心独白,诗人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不满,这首诗也反映了晚唐时期士人的普遍心态和生活状态。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