扰扰已空浮世事,依依还作苦吟声。下一句是什么?

春秋98个月前

诗词原文

苦吟

唐·贾岛

扰扰已空浮世事,依依还作苦吟声。

灯前月下长吟久,知有梅花识此情。

作者简介

贾岛(779年-843年),字浪仙,一作阆仙,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阳(今河北涿州)人,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自号“碣石山人”,据说在洛阳的时候后因当时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后外出,贾岛做诗发牢骚,被韩愈发现其才华,后受教于韩愈,并还俗参加科举,但累举不中第,唐文宗开成二年(837年),贾岛被裴休任命为长江县主簿,唐武宗会昌三年(843年)四月十一日,在普州去世,贾岛一生穷愁,苦吟作诗,其诗多写荒凉枯寂之境,长于五律,以铸字炼句取胜,与孟郊齐名,人称“郊寒岛瘦”,有《贾长江集》。

译文

纷扰繁杂的尘世之事已经如同空幻一般,而我依然依依不舍地发出苦吟之声,在灯前月下长时间地吟诵,想必只有那梅花能够理解我此刻的心情。

释义

“扰扰已空浮世事”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纷扰的厌倦和超脱,认为这些世事不过是过眼云烟,虚无缥缈。“依依还作苦吟声”则展现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执着和热爱,即使面对世事的纷扰,他依然坚持苦吟,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灯前月下长吟久”描绘了诗人苦吟的场景,他在灯前月下长时间地吟诵,沉浸在诗歌的世界中。“知有梅花识此情”则借梅花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认为只有梅花能够理解他此刻的心情,梅花成为了诗人情感的寄托。

赏析

这首诗是贾岛苦吟精神的真实写照,他通过描绘自己对尘世纷扰的超脱和对诗歌创作的执着,展现了自己独特的艺术追求和人生境界,诗中“扰扰已空浮世事”与“依依还作苦吟声”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诗人对诗歌的热爱和对世事的超脱。“灯前月下长吟久”一句也生动地描绘了诗人苦吟的场景,让人感受到他那种沉浸在诗歌世界中的痴迷和执着,而“知有梅花识此情”则借梅花来抒发自己的情感,使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和丰富。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贾岛在晚年时期创作的,他一生穷愁潦倒,但始终坚守自己的艺术追求和人生信仰,在晚年时期,他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人生的无常和世事的纷扰,但同时也更加坚定了自己对诗歌创作的热爱和执着,这首诗正是他在这种背景下创作的,表达了自己对尘世纷扰的超脱和对诗歌创作的执着追求,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贾岛那种坚韧不拔、追求真理的精神风貌,也可以领略到他那种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人生境界。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