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穷愁
宋·陈与义
无地容锥四壁空,浩然亦未怆途穷。
行吟坐啸一园竹,饥食困眠三径松。
要须回舞袖,拂乱春风中。
何似穷愁潦倒人,长与尔辈争雌雄。
作者及朝代
作者:陈与义(1090年-1138年),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今陕西西安),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洛(今河南洛阳)人,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词人。
朝代:北宋末至南宋初
作者简介
陈与义是南北宋之交的著名诗人,其诗歌创作可以金兵入侵中原为界线,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表现个人生活情趣的流连光景之作,词句明净,诗风明快;后期作品则多抒发国破家亡的感慨,悲凉凄楚,感慨深沉,他善于把唐人诗句融化到自己的作品中,浑然无迹,如从己出,故时人称之为“新体”。
译文
没有一寸土地可以立足,四壁空空荡荡,但我的浩然之气并未因穷途末路而感到悲伤,我在园中漫步吟诗,或坐或啸,与竹子为伴;饥饿时便吃,困倦时便睡,与松树为邻,我本应像那春风中的舞者,轻盈地舞动衣袖,在春风中自由飘荡,但如今却像这穷愁潦倒之人,只能与你们(指竹子、松树等自然景物)争个高下雌雄。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穷困潦倒的生活状态,表达了他虽身处逆境但精神不屈的浩然之气,诗中“无地容锥四壁空”形象地描绘了诗人生活的艰难,“浩然亦未怆途穷”则展现了诗人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后两句通过与自然景物的对话,进一步强调了诗人虽贫但志不短的品质。
赏析
这首诗以穷愁为主题,但并未陷入消极悲观的情绪中,诗人通过对比自己与自然景物的关系,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希望,诗中“行吟坐啸一园竹,饥食困眠三径松”两句,不仅描绘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画面,也体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境界,而“要须回舞袖,拂乱春风中”一句,则通过想象自己像春风中的舞者一样自由飘荡,进一步展现了诗人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陈与义生活困顿、仕途不顺的时期,面对生活的艰辛和仕途的挫折,诗人并未消沉沮丧,而是以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去面对,他通过描绘自己与自然景物的关系,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希望,这首诗不仅是对诗人个人生活状态的写照,也是他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