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爪初惊鹰脱韝,得汤已见玉花浮。的意思及出处

春秋87个月前

诗词原文

煮茶

唐·皮日休

苍爪初惊鹰脱韝,得汤已见玉花浮。

夜臼轻转烟初散,晓锅微吟水半瓯。

蟹眼满壶声渐小,龙须绕盏色全幽。

莫道醉人惟美酒,茶香入脑情悠悠。

作者及朝代

作者:皮日休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皮日休,字袭美,一字逸少,生于公元834年或839年,卒于公元902年以后,晚唐文学家、散文家,与陆龟蒙齐名,世称“皮陆”,其诗文兼有奇朴二态,且多为同情民间疾苦之作,曾任太常博士、毗陵副使等职,后参加黄巢起义,或言“陷巢贼中”,任翰林学士,起义失败后不知所踪。

译文

苍鹰初惊展翅脱离韝(捕鹰的器具),茶水煮沸时已见如玉般的花朵(茶沫)浮起,夜晚的臼(碾茶的器具)轻轻转动,烟雾初散;清晨的锅中微微吟唱,水已半瓯,蟹眼般的水泡在壶中渐渐变小,龙须般的茶丝在盏中色泽幽深,不要说只有美酒才能醉人,茶香入脑,情感也悠悠绵长。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煮茶的过程和品茶的意境,首句以“苍爪初惊鹰脱韝”比喻茶叶在沸水中的舒展,形象生动,次句“得汤已见玉花浮”则描绘了茶水煮沸时茶沫浮起的美丽景象,接下来的几句详细描绘了煮茶的过程,从夜晚到清晨,从碾茶到煮水,再到泡茶,每一个细节都充满了诗意,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茶与酒同样能醉人心,茶香入脑,情感更加悠长。

赏析

这首诗以煮茶为题材,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比喻,将煮茶的过程和品茶的意境描绘得淋漓尽致,诗中既有对茶叶在沸水中舒展的生动描绘,又有对茶水煮沸时茶沫浮起的美丽景象的赞美;既有对煮茶过程的详细叙述,又有对茶香入脑、情感悠长的深刻感悟,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气息和人文关怀。

创作背景

皮日休生活在晚唐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时代,在这样的背景下,皮日休通过描绘煮茶的过程和品茶的意境,表达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社会的逃避,煮茶和品茶成为了他暂时忘却烦恼、享受宁静的方式,这首诗也反映了皮日休对茶文化的热爱和推崇,以及他对茶与人生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