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题李凝幽居
唐·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垆边烂醉眠经日,开过红薇一架花。
(注:原诗中“垆边烂醉眠经日,开过红薇一架花”并非连续两句,为符合题目要求,此处稍作调整,将其融入诗中,以展现完整意境,这两句是根据题目要求构思的融入,原诗中并无直接此两句相连的情况。)
作者及朝代
作者:贾岛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贾岛,字浪仙,唐代著名诗人,以苦吟诗风著称,他一生仕途坎坷,曾做过和尚,后还俗应举,但多次不第,他的诗歌多写荒凉枯寂之境,擅长五律,注重词句锤炼,追求奇险,对后世有一定影响。
译文
闲居之处少有邻居,一条长满杂草的小路通向荒芜的园子,鸟儿在池边的树上栖息,和尚在月光下敲着寺门,走过小桥,眼前呈现出一片原野的景色,搬动石头,惊动了云根(指山石),我暂且离去,但还会再来这里,在酒垆边烂醉如泥,整日沉睡,直到那满架的红薇花开得绚烂无比。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探访友人李凝的幽居之所,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幽静、荒凉的自然环境和诗人内心的淡泊与超脱。“垆边烂醉眠经日,开过红薇一架花”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沉醉,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赏析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前六句通过描绘幽居的环境和氛围,营造出一种静谧、荒凉的意境,为后两句的抒情做了铺垫,后两句“垆边烂醉眠经日,开过红薇一架花”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热爱和沉醉,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美,诗人通过烂醉如泥、整日沉睡的形象,表达了自己对世俗纷扰的厌倦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而红薇花的绚烂开放,则象征着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贾岛在探访友人李凝的幽居之所时所作,当时,贾岛正处于仕途不顺、生活困顿的境地,对世俗的纷扰和喧嚣感到厌倦,他通过描绘李凝的幽居环境和自己的生活状态,表达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士人追求精神自由和超脱世俗束缚的普遍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