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未必如炊久,万事真须作梦看。全诗是什么?

风云10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浮生梦

朝代:清代

作者:黄景仁

百年未必如炊久,万事真须作梦看。

昨日已如流水去,今朝又放白云闲。

风前月下谁为伴,花里山间欲尽欢。

莫向人间争宠辱,浮生恰似一浮烟。

作者简介

黄景仁(1749年—1783年),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常州府武进县(今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人,清朝乾隆年间著名诗人,自幼聪颖好学,但家境贫寒,一生未得显达,他的诗作情感真挚,风格独特,多抒发个人遭遇与人生感慨,对后世有较大影响。

译文

人生百年或许还不如一顿饭的时间长久,世间万事都应当如梦一般去看待,昨天已经像流水一样逝去,今天又有白云悠然自得地飘浮在空中,在风前月下,有谁是我的伴侣?在花丛山间,我想要尽情欢乐,不要向人间争宠夺辱,人生短暂,就像一缕浮烟。

释义

“百年未必如炊久,万事真须作梦看”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短暂和世事无常的深刻感悟,人生百年,看似漫长,但实际上在时间的洪流中,可能还不如一顿饭的时间来得长久;而世间万事,纷繁复杂,变化无常,都应当如梦一般去看待,不必过于执着。

赏析

这首诗以“浮生梦”为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如梦、世事无常的感慨,首联“百年未必如炊久,万事真须作梦看”直接点题,以夸张的手法突出了人生的短暂和世事的虚幻,颔联“昨日已如流水去,今朝又放白云闲”通过对比昨日与今朝,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颈联“风前月下谁为伴,花里山间欲尽欢”则描绘了诗人在自然中寻找慰藉,想要尽情欢乐的场景,尾联“莫向人间争宠辱,浮生恰似一浮烟”则是对全诗主题的升华,告诫人们不要过于执着于人间的宠辱得失,因为人生短暂,就像一缕浮烟。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黄景仁的个人遭遇有关,他一生未得显达,家境贫寒,饱尝人生艰辛,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可能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感悟和体验,这首诗正是他这种感悟和体验的集中体现,表达了他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深刻认识和对自然、对自由的向往,这首诗也反映了清代文人士大夫在封建礼教束缚下对人生自由的渴望和追求。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