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惯向江湖铩羽翰,云霄那敢接鵷鸾”,这两句诗出自明代诗人唐寅的《言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以及创作背景。
诗词原文
言志
明·唐寅
不炼金丹不坐禅,
不为商贾不耕田。
闲来写就青山卖,
不使人间造孽钱。
惯向江湖铩羽翰,
云霄那敢接鵷鸾。
腰间宝剑空鸣匣,
且醉杯中物尽欢。
作者简介
唐寅,字伯虎,后改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等,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诗人,他生于明朝中叶,才华横溢,但一生坎坷,早年曾中解元,后因科举案受牵连入狱,从此绝意仕途,以卖画为生,晚年生活十分穷困,唐寅的诗歌和画作都充满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译文
我不炼制金丹也不修行坐禅,
不做商人也不去耕种田地。
闲暇时写画青山来出售,
不让那些造孽的钱财流入人间。
我习惯了在江湖上折损羽翼,
哪敢与天上的鵷鸾相接。
腰间的宝剑空自鸣响在剑匣中,
姑且沉醉于杯中之物尽享欢乐。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世俗名利的淡泊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诗人明确表示自己不追求炼丹修仙、不修行佛法、不做商人、不耕种田地,而是选择以卖画为生,以此避免赚取那些通过不正当手段得来的钱财,后两句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在江湖上的漂泊和无奈,以及他对于现实世界的失望和逃避,只能借酒消愁,享受片刻的欢愉。
赏析
这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深沉,诗人通过对比自己的生活方式与世俗的追名逐利,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诗人也通过描绘自己的漂泊生活和无奈心境,展现了其内心深处的孤独和苦闷,整首诗情感饱满,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唐寅晚年时期,此时他已经历了人生的种种坎坷和挫折,对世俗名利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体悟,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同时也反映了他内心深处的孤独和苦闷,这首诗是唐寅晚年心境的真实写照,也是他对人生的一种深刻反思和总结。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这首诗在流传过程中可能有所改动或删减,但根据提供的关键词和整体意境,可以判断其大致内容和创作背景,由于历史原因和文献资料的限制,对于诗人的某些具体经历和心境可能无法完全准确地还原和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