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粳炊熟泰州红,苣甲莼丝放箸空。的解释

小编11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泰州食笋

宋·杨万里

香粳炊熟泰州红,苣甲莼丝放箸空。

若有斑鸠来共饭,锦屏山里食笋同。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杨万里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文学家、官员,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他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余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语言通俗活泼,构思新巧奇特,风格幽默诙谐,并善于从民间口语中提炼出自然生动的语言,形成平易浅近、清新自然的独特风格。

译文

香粳米饭煮熟了,呈现出泰州特有的红色,搭配上鲜嫩的苣菜和细切的莼菜,让人食欲大增,筷子都舍不得放下,如果此时有斑鸠飞来一同进餐,那就如同在风景如画的锦屏山中享受美味的竹笋一般惬意。

释义

香粳炊熟泰州红:指用香粳米煮成的饭,颜色红亮,具有泰州地方特色。

苣甲莼丝放箸空:苣菜和莼菜的嫩叶切成细丝,与米饭搭配食用,美味至极,让人不自觉地放下筷子,回味无穷。

若有斑鸠来共饭:这是一种想象,形容食物的美味,仿佛连斑鸠都被吸引来一同享用。

锦屏山里食笋同:锦屏山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地方,这里用来比喻食物的美味如同在山中享受自然的馈赠,特别是竹笋的美味。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顿简单却美味的饭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食材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爱,诗中“香粳炊熟泰州红”一句,不仅描绘了米饭的色泽和香气,还隐含了地域特色;“苣甲莼丝放箸空”则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菜肴的鲜美和诗人的满足,后两句通过想象和比喻,进一步升华了诗歌的意境,使读者仿佛能闻到饭菜的香气,感受到诗人的愉悦心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杨万里在泰州或附近地区任职或游历期间,作为一位热爱自然、善于观察生活的诗人,杨万里在品尝到当地的特色美食后,有感而发,创作了这首充满生活气息和地域特色的诗歌,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食物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爱,以及他对自然和人文的深刻洞察。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