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日黄尘江上村,徵租惟有吏过门。的释义

春秋78个月前

诗词原文

田家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租船满载候开仓,粒粒如珠白似霜。

不惜两钟输一斛,尚赢糠核饱儿郎。

老盆初熟杜鹃花,啼鸟正繁梅子酸。

恰则东风吹雨过,小楼一夜听春寒。

赤日黄尘江上村,徵租惟有吏过门。

长官头脑冬烘甚,乞汝青钱买酒浑。

作者及朝代

范成大(1126年6月26日-1193年10月1日),字致能,一字幼元,早年自号此山居士,晚号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府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诗人。

作者简介

范成大素有文名,尤工于诗,他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其作品在南宋末年即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到清初影响更大,有“家剑南而户石湖”的说法,今存诗1900余首,有《石湖居士诗集》、《石湖词》、《桂海虞衡志》、《吴船录》等著作传世。

译文

赤日炎炎烘烤着黄沙漫漫的江边小村,官府衙役来征租逼税竟成这村里唯一的“过门”之人。

那些头脑冬烘的长官们又笨又懒,我宁可奉上一点青钱,只求你们让我买酒一浑(即一樽,饮酒之器)。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江边小村在赤日黄尘中的艰苦生活,特别是官府征租给村民带来的沉重负担,诗中通过对比“赤日黄尘”的恶劣环境和“惟有吏过门”的冷清场景,突出了村民生活的艰辛和官府的无情,诗人以讽刺的口吻,揭露了那些“头脑冬烘”的长官们的无能与贪婪,表达了对村民的同情和对官府的不满。

赏析

这首诗以鲜明的对比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江边小村在官府征租下的凄凉景象,首句“赤日黄尘江上村”以简洁有力的语言,勾勒出一幅荒凉、炎热的画面,为全诗奠定了沉重的基调,次句“徵租惟有吏过门”则通过“惟有”二字,强调了村民生活的孤寂与官府征租的冷酷,后两句则以讽刺的口吻,揭露了长官们的无能与贪婪,进一步加深了全诗的主题。

范成大的这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深沉,既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又表达了诗人对村民的深切同情和对官府的不满,全诗在对比与讽刺中,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的深刻洞察和对人性的深刻理解。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范成大在地方任职期间,他深入民间,了解百姓疾苦,对当时社会的黑暗现实有着深刻的认识,这首诗正是他在目睹了江边小村在官府征租下的凄凉景象后,有感而发之作,通过这首诗,范成大不仅表达了对村民的同情和对官府的不满,也展现了他作为一位有良知的官员,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