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云平地拥笙鹤,便自西山朝玉京。的解释

生辉7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游西山

唐·白居易

祥云平地拥笙鹤,便自西山朝玉京。

路入青松白云尽,岩开碧树绿烟生。

水声冰下咽,沙路雪中平。

野老逢予喜,相邀坐此亭。

作者及朝代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被誉为“诗魔”和“诗王”,白居易的诗作在唐代乃至整个中国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他的诗歌反映了社会现实,表达了人民心声,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译文

祥云平地而起,伴随着笙鹤之音,仿佛引领着人们从西山前往玉京仙境,道路深入青松之间,直至白云尽头,山岩间碧树丛生,绿烟缭绕,溪水在冰下潺潺流淌,发出幽咽之声,雪中的沙路被踏得平整,遇到山野中的老人,他们高兴地迎接我,相邀一同坐在此亭中。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赏西山的所见所感,首联以“祥云平地拥笙鹤”起兴,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仙境般的氛围,暗示了诗人对西山美景的向往和赞美,颔联和颈联具体描绘了西山的自然风光,青松、白云、碧树、绿烟、冰下水声、雪中沙路,构成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尾联则通过与山野老人的相遇,展现了诗人与民同乐、亲近自然的情怀。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西山的美丽景色和诗人的愉悦心情,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西山的自然风光刻画得栩栩如生,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诗人通过与山野老人的互动,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淳朴民风的向往,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白居易在游览西山时所作,白居易一生酷爱自然,善于从自然中汲取灵感和力量,在游览西山的过程中,他被这里的美景所深深吸引,于是写下了这首描绘西山美景和抒发个人情感的诗篇,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爱,以及他那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精神境界。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