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郑从戎嗟尚壮,中梁纵猎最难忘。出自哪首诗?

风云10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少年行四首·其三

唐·王维

一身从远使,万里向安西。

汉家君臣欢宴罢,高议云台论战功。

天子临轩赐侯印,将军佩出明光宫。

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

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一身能擘两雕弧,虏骑千重只似无。

偏坐金鞍调白羽,纷纷射杀五单于。

南郑从戎嗟尚壮,中梁纵猎最难忘。

汉家天子今无恙,且抱琵琶上玉堂。

作者及朝代

作者:王维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王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唐代著名诗人、画家,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王维参禅悟理,精通诗书音画,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因笃诚奉佛,有“诗佛”之称,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著有《王右丞集》《画学秘诀》。

译文

我当年曾经跟随大军远征安西,那时我身强力壮,意气风发,在南郑从军的日子令人感叹自己还年轻力壮,而在中梁山纵情狩猎的经历更是难以忘怀,现在汉家天子安然无恙,我也得以抱着琵琶进入朝廷,为天子演奏。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年轻时从军边疆、英勇善战、纵猎中梁的豪迈生活,以及后来回归朝廷,为天子效力的情景,南郑从戎嗟尚壮,中梁纵猎最难忘”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过去英勇岁月的怀念和对那段时光的珍视。

赏析

这首诗以豪迈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年轻时的壮志豪情和英勇无畏,通过“从戎”、“纵猎”等场景的描绘,生动地刻画了诗人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形象,诗中也流露出对那段时光的深深怀念和对现在生活的感慨,诗人以“琵琶上玉堂”作为结尾,既表现了自己才华横溢的一面,也暗示了仕途的顺利和生活的安逸,但内心深处对那段英勇岁月的怀念却从未减退。

创作背景

王维的这组《少年行四首》是描写游侠少年生活的组诗,这组诗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刻画了游侠少年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他们的赞美和向往,其中第三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年轻时从军边疆、英勇善战、纵猎中梁的豪迈生活,以及后来回归朝廷,为天子效力的情景,展现了诗人对那段时光的深深怀念和对英勇岁月的珍视,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王维个人的从军经历有关,也可能是他对游侠少年生活的向往和赞美,在唐代,游侠文化盛行,许多文人墨客都向往那种自由自在、英勇无畏的生活方式,王维的这组诗正是对这种生活方式的生动描绘和赞美。

文章下方广告位